發現周家兄妹,似乎對養豬這個職業抱有很深成見,陳小初立刻開導道:“咱們養殖場養豬,那是有技術含量的,跟你們在公社喂豬絕對不是一回事。你們以前在公社喂豬,隻是單純的將豬喂飽不讓它餓著,而咱們養殖場養豬則要通過科學方法及先進管理經驗,對品種優質豬仔進行全方位科學飼養,使養出來的豬能夠多長肉、快出欄……”
說到這裏,他還不忘十分煽情地補上了一句,“想想那些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不到豬肉的父老鄉親,你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十分神聖、偉大的職業嗎?”
周家兄妹從小在公社長大,那裏知道生活在外麵世界的壞人是多麼奸詐,被對方這一忽悠頓時就有點找不到北了。隻覺得為人民養豬不在是一種低賤工作,而是一件多麼崇高的偉大事業,抓住陳小初的手就滿懷熱情說道:“我們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那個養殖場什麼時候正式開張?”
於是,在一九八零年初春天的一個午後,在一家廢舊物品收購站的後院,民營養殖的先行者陳小初同學用相當優厚的條件(每月三十塊工資),將日後中國第一大養殖加工集團兩位掌門人網羅旗下,成為陳氏企業最早一批員工之一。
至於陳小初選擇進入的第一個行業養豬,雖然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好聽,其實在當時卻擁有著無限巨大的市場需求。
八億張嘴巴,八億隻饑渴的胃,如此寵大的市場基數想想都會讓每一個商人興奮得全身發抖。
“兩位領導,我準備弄個養豬場。”吃晚飯時,陳小初宣布了自己決定。
陳衛國一臉不可思議望著兒子,胡小惠伸到菜碗中的手直接僵在那裏,“什麼,你剛才講什麼?”
“我講,我準備開個養豬場。”
這次,胡小惠總算聽明白兒子想幹什麼,“你個小兔崽子,前不久剛在縣裏搞了個廢品店,現在居然又想搞養殖場,你長這麼大見過豬長什麼樣嘛?”
陳小初翻了翻白眼,爺前世在網上什麼沒見過,養鱷魚、眼鏡蛇都見過,養個大肥豬算什麼,於是再次重申道:“我已經決定了,資金、人力方麵都已經落實,現在就差地點還沒選好。”
陳衛國與胡小惠也知道兒子愛折騰,可一個六歲小孩搞個廢品收購店就算了,現在還要自己開養殖廠,這也有點太過驚駭世俗了。
胡小惠早就聽到一些閑言閑語,說陳小初在學校是出了名的逃課大王,隻是每次看到兒子都能拿全年級第一,她也沒有太多去幹涉對方平時的生活。現在看來,小孩子還是需要有人約束,否則都要飛上天了!
“這事,就不能再等你長大點咱們再商量,你現階段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養殖廠想順利掛牌成立,自然離不開母親這位縣教育局副局長的支持,陳小初隻好耐心解釋做工作,稱這個小型養豬廠隻是為了幫助一對兄妹解決工作問題,自己純粹就是湊個熱鬧。
既然兒子隻是幫忙,整個事情性質立刻就不同了。胡小惠十分爽快的答應了在必要時候,自己會跟縣畜牧局、土地局那邊同誌打聲招呼,以支持農民兄弟響應黨中央號召解放思想開展養殖業。
吃過飯,等妻子收拾碗筷走進廚房,剛才一直沒發表意見的陳衛國就湊了過來,“其實,對於農民朋友自力更生開展養殖業,我是舉雙手讚成的。”
一臉警惕瞟了父親一眼,陳小初笑眯眯地說道:“有什麼事直講,咱們父子之間還有什麼事不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