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沒有一絲雲彩,高掛天空的驕陽不停熾烤著大地,進入七月初天氣就開始變得炎熱起來。
七月五號是小學正式放暑假的日子,陳小初從學校拿了成績回到家中。
父親跟隨部隊北上參加軍事演習,母親則每天忙著教育局的工作。看著空蕩蕩的房子,陳小初決定這個暑假一定要找點事給自己做。
這時,小保姆胡喜妹從廚房走了出來,“小初,中午想吃什麼?”
“喜姨,中午吃魚好了。”陳小初回了一句。
其實胡喜妹年齡並不大,放在三十年後甚至還達不到“剩女一族”的標準,不過陳小初平時還是習慣稱呼對方喜姨。
胡喜妹一臉為難,“這個月的魚票,上次就已經用完了。”
“該死,又是憑票供應!”轉世到這個年代,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讓他最為痛恨,那絕對是萬惡的憑票供應製度。
“不如,本少爺再去挖幾個魚塘搞魚業養殖。”
有了這個想法,他當天下午就來到“紅星養殖廠”找到周家兄弟,把自己想法跟對方講述一遍。
“這敢情好,附近幾家工廠采購員都來問過有沒有活魚賣,要是咱們搞魚業養殖銷路方麵肯定不愁。”周愛民一拍腦袋,這個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由於這年頭副食嚴重不足,能夠提供計劃外肉食供應的“紅星養殖場”自然成了附近工廠及鄉政府眼中的香勃勃。再上周家兄妹在老板提點之下腦子靈活不少,平時隔三差五總會給幾家國企及鄉政府主要領導送點豬肉、小貨之類副食,在這一畝三分地上也慢慢成了混得開的人物。
另一方麵,這個年代幹部相對而言還比較樸實,不像後世幹部那樣吃了、拿了最後還不給人辦事。聽聞“紅星養殖場”要擴大規模搞魚業養殖,沒等周家兄妹找上門鄉政府領導手一揮,就把附近一塊適合養魚五十畝土地無償劃撥給養殖場方麵,以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支援農民朋友發家致富。
至於幾家國企負責人也不甘落後,修路、挖塘用的各種機械一律無償供應,甚至連汽油都是廠裏無償解決。反正這年頭國有企業基本上都肥得流油,什麼東西都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報銷,一點汽油算得了什麼。
大夥都明白一個道理,紅星養殖場這個魚業養殖要是真建起來,再加上擴大規模數倍的養豬場,自家以後吃肉、吃魚基本上都不用愁了。
開始時,一膾憨厚的周愛國還認為五十畝地太多,咱們是不是應該退還一部分給鄉裏,結果直接被陳小初一腳踹了個四腳朝天。
白送的地土不要,真是豬頭一個!
一腳把哥哥愛國踹翻,陳小初又轉過頭向妹妹愛民交待道:“咱們要建東平、是河南省最大漁業養殖基地,五十畝地實在是太少了。你回頭拿一腿豬肉、一對汾酒去熊鄉長家竄門子,把咱們養殖場這邊的意思向鄉長彙報一下,讓鄉裏再支持一下咱們養殖場的工作。”
就這樣,在鄉政府及附近國企領導大力幫助之下,當“紅星養殖場”第二批一百頭大肥豬順利上市時,麵積達二百畝(實際隻用了二十畝)漁業養殖基地已經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