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擠出新書月票榜前十了,閃爍懇求兄弟們月票支持,給閃爍有點動力吧!)
見到從鶯歌鎮北麵日軍集結陣地上躥起的火球,葉振邦不得不佩服美軍的反應速度與轟炸準確性。
“不到四十五分鍾。”餘鴻飛看了眼手表。
“娘的,這招竟然管用了。”諸葛宏彥嗬嗬一笑,朝餘鴻飛豎起了大拇指。
“既然管用,那就再接再厲,讓美國佬幫我們把鬼子炸回去。”葉振邦把話說完,爆炸聲才傳了過來。
過了一陣,空中傳來戰鬥機低空飛過的轟鳴聲,一些眼尖的戰士還看到了戰鬥機尾噴管發出的火光。
諸葛宏彥沒多羅嗦,叫上兩個老兵與兩個自願參加前線戰鬥的技術軍官溜了出去。
能讓美軍轟炸日軍,主要是餘鴻飛與諸葛宏彥的功勞。
想到美軍會進行報複打擊,葉振邦打算用餘鴻飛帶來的備用發射器引開注意力。因為日軍第七師的裝甲部隊還盤踞在鶯歌鎮,沒打算在增援部隊到達之前離開,所以葉振邦立即就想到,隻要美軍搞清楚了情況,知道引導信號是從二零九高地這邊發射出去的,就會讓日軍提供協助,攻打二零九高地。
不為別的,就為了那部電台,美軍也會讓日軍賣命。
再說了,日軍官兵的小命與美軍有何關係?
受此影響,葉振邦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即讓諸葛宏彥加強對日軍的監視力度。
因為南邊山下的大湖村已經村已經變成廢墟,易小春的坦克排撤到了西邊半山腰上的山頂村,所以九連隻能守在高地上,無法像上次那樣,用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把上百名日本鬼子送上西天。
隻要鬼子再次發起進攻,葉振邦他們就得做好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思想準備。
也就在這個時候,餘鴻飛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辦法,那就是利用美軍的報複性打擊對付鬼子。
對葉振邦來說,這確實是異想天開,可是餘鴻飛覺得有很大的可行性。
到底是怎麼搞的,葉振邦也不是太清楚,隻知道為了讓信號同步,餘鴻飛與兩個技術軍官忙了大半個小時。
病急亂投醫,死馬當活馬醫。
反正要把美軍引開,引到哪裏去,又有什麼關係呢?
葉振邦本來打算親自去的,可是諸葛宏彥死活不肯,而且以葉振邦不清楚日軍的部署情況為由,讓他留在了高地上。
必須承認,那個有能力進特種部隊的戰士確實很厲害,從沒讓葉振邦失望過。
諸葛宏彥不但按照餘鴻飛的要求,將三部信號發射器放到了鶯歌鎮北麵,最有可能成為日軍集結陣地的壩子上,還設法將一台信號發射器連在了日軍的電力係統上,使其能以最大功率運轉。
美軍的報複打擊到來之前,餘鴻飛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遙控三台信號發射器,使其交替工作,故意給美軍製造點麻煩。
當然,這沒有多少意義,美軍肯定會盯上信號最強的那一台。
餘鴻飛做這些,隻是要美軍相信,真正的信號發射器在鶯歌鎮北麵,而不是在二零九高地上。
這一招能不能管用,其實連餘鴻飛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美軍可不是鬼子,明知道空降兵盤踞在二零九高地上,鶯歌鎮在日軍控製之中,即便受到欺騙,也會有所顧慮。隻要美軍稍微冷靜一點,拿之前的信號做對比就能確定,真正的電台在二零九高地上。
葉振邦不抱太大的希望,還做好了挨炸的準備。
餘鴻飛與諸葛宏彥忙著把美軍引上歧途的時候,葉振邦在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集中全連官兵,將地下坑道係統再向下挖二十米。
這個工程從一周前開始,中途因為日軍攻打鶯歌鎮停了兩天。
雖然之前挖掘的,深度在二十五米左右的三層地下坑道係統已經能夠抵抗日軍炮兵打來的炮彈與美軍戰機投下的普通炸彈,但是葉振邦一直認為,真把美國佬逼瘋了,說不定會用上“炸彈之母”什麼的,到時候就需要更深的坑道。
葉振邦的這一擔憂,在下午得到印證。
甄誌明把餘鴻飛等技術軍官帶回來的時候,還帶了一條小道消息回來:退守陽明山的五十四軍挨了新式鑽地炸彈,不但二十五米的土層擋不住,美軍炸彈還有智能引信,能夠辨別地下空穴,確保在洞窟內爆炸。
鑽多深不要緊,最害怕的就是炸彈在洞窟內爆炸。
空降兵修的地下防禦係統,比六十年前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挖的地下坑道堅固得多,不但用鋼筋、鋼板等材料加固,還設置了多條逃生通道與通氣管,以確保在挨了轟炸之後不會立即坍塌,甚至不會坍塌。
如果炸彈沒有在地下洞窟裏爆炸,而是在土壤中爆炸,破壞範圍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