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聽冉在時晏耳邊說了一下他的想法,聲音小,旁人是聽不到的,時晏的家裏人,看到 倆人這般相敬如賓,有商有量的模樣,打心眼裏高興。
時晏最後點點頭,覺得自家妻主的辦法十分好。
“大牛村的鄉親們,在最開始我就說過,半兩銀子一年,這點不會變。”
“另外,若是家中有小郎君的,我們非常鼓勵男子上學,學費是四百文一年,但是要課後幫我們收拾書塾衛生,算是抵扣了那一百文,所以,在書塾,男女平等,先生也會一視同仁。”
宋聽冉這麼做,是想讓更多的孩子們來上學,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這收費都是便宜的。
李鳳梅眼睛一轉,問道:“哎呀,這樣算來算去的也麻煩,能不能小女郎也是四百文,然後幫著做做衛生?”
時晏臉色一變,宋聽冉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對著李鳳梅說道:“平安鎮上,最普通的書塾,也要3-5兩銀子一年呢。”
這回,輪到李鳳梅臉色一變,她趕緊換了一副態度,道:“我就是嘴上說說,我家是兩個女郎,一個郎君,我這錢都帶來了。”
“時晏,去拿紙筆,給每個人都記好。”
“是,妻主。”時晏連忙回家,去取紙筆。
“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進行報名,反正大家也早就知道書塾的事情, 想必也做好了準備,等時先生回來,咱們就開始收束脩。”
“好,我回家拿錢去,這孩子讀書,砸鍋賣鐵也要讀的。”
眾人一哄而去,李鳳梅和留下的時家二老,就顯得格外明顯。
“時嶽母,時嶽父,我才看到你們也在。”
宋聽冉十分的客氣,之前,她不光不讓時晏回娘家, 也不願這二老前來看望,脾氣很大。
“宋夫婿客氣了,上次我兒回來,說過的很好,還要給他開書塾,還有那麼多的東西,實在是消受不起啊。”
“時嶽母,您這是說什麼呢,咱們都是一家人,而且都住在大牛村,常來常往才是正事,時晏很是想念你們。”
時嶽母和時嶽父互相一看,知道了時晏沒有說謊,心裏一陣寬慰,就這麼好的人家,十裏八村都是難找的。
雖說之前,經曆了那麼一段揭不開鍋的生活,也算是磨難了。
宋聽冉好不容易見到這二位,趕緊說道:“今天高興,不如去家裏吃午飯吧。”
“不了,家裏估計都快要做好了,就不去打擾了。”
時晏上麵有兩個姐姐,目前一大家子都是住在一起,想必也是不太方便,宋聽冉沒有過多挽留,也怕給人家造成困擾。
時晏在遠處就揮著手,喬錦書也來了,他是最愛湊熱鬧的,手裏幫忙拿了一些教書的東西。
“妻主,我想著隻拿紙筆來, 走上一趟也浪費,小七想跟著,就先拿來了一些用品,就不用再跑第二趟了。”
時晏先跟自家妻主說明,然後跟他的娘親爹爹打了招呼。
“看見你們都好,我們老兩口就放心了,沒什麼事,我們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