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技藝傍身(1 / 1)

“打鐵是一門原始的鍛造手藝,雖簡單但卻並不易學。屋子正中間的是大火爐,爐邊架著的是風箱。每當風箱拉動,風進火爐,路膛內火苗就會竄起。

要鍛造武器就要先讓鍛打的鐵器在爐中燒紅,然後移到鐵墩上。左手握鉗,右手執錘,反複敲打。在鍛打過程中,要目測鐵料,並不斷翻動,方可將鐵塊打造成各種形狀。而後便將鐵塊放入水槽內,等白煙飄起,淬火完成,冷卻後,鐵器就成型了。

老的鐵匠更能把手中堅硬的鐵變成方,園,扁,長等各種形狀,等你可以製作出各式各樣的器具時,你就出師了。”

鍋子仔細的聽著鐵匠大叔的講解,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鼓動大家翻修的自己會突然被拉到鐵匠鋪聽鐵匠大叔講授鍛造的手藝,但是技多不壓身,有手藝總是好的。

仔細觀察大叔打鐵時的動作和所說的注意事項,小心的做著筆記,雖然現實沒有接觸過打鐵這門手藝,但是就小說來說,還是看過不少的,基本怎麼做還是了解的,現在缺的就是實戰經驗。

首先拉動風箱,讓火苗保持高溫不變,接著把鍛造的東西扔進去,燒紅,然後移動到鐵墩上,仔細反複敲打並要隨時目測觀察,最後再把鐵器放入水槽內,冷卻。鍋子一邊想著鐵匠大叔的話,一邊細心敲打手中鐵塊。大叔說過,學手藝雖然要靠天賦,但是如果不能專心一致,那就是有再好的天賦也枉然,專心專心。漸漸的,鍋子掌握住手中的韻律,仿佛和鐵錘融為一體,手起錘落,好似做過千百遍一般,利落生猛的讓人心顫。不知過了多久,等到鍋子脫離狀態,回歸自然,手中的鐵器早已成型。小心的把鐵器放入水槽,等待冷卻,凝煉。

等到水溫完全回歸正常,煙霧散去,鐵器的真麵目出現在大家麵前。柔和的曲線,鋒利的刀鋒,適手的握柄,一切的一切都告訴我們,鍋子的處女作乃是一把鐮刀,沒錯,就是鐮刀。

“嗯,就初學者而言,這把刀確實鍛的不錯。”鐵匠大叔的肯定差點讓鍋子飄飄然,天才兩字在他眼前晃悠。

“鍋子,既然這門手藝你基本掌握,那我也不說啥了,打鐵靠的就是鍛打,你要每天多多練習,礦石不夠,可以去後山挖,多出來的就放在鐵匠鋪吧。這把鐵鏟也跟了我很多年,現在就給你了。好了,你可以去老大夫哪裏,他有話和你說。”

“恩,好,謝謝鐵匠大叔,大叔再見。”

出門,拐,到了。

“老大夫,我是鍋子,鐵匠大叔說您找我?”

“恩?鍋子啊,進來吧,對,我找你。”跟著老大夫進屋,鍋子開始思考老大夫找自己做什麼。不過說起這個老大夫,也是個奇怪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按照輩分,怎麼的鍋子也要叫他一聲大叔,但是奇怪就奇怪在,老大夫從不讓他們叫他大叔,說是會叫老,隻讓他們稱呼自己為老大夫,你說奇怪不。老大夫這個稱呼才更老吧。

等鍋子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和老大夫在了後院,地上滿是坑坑窪窪的洞,這是做什麼?

“來,鍋子,這就是我和你說的事兒,一起幫忙幹活。”

“哦,好。”然後,一個下午,鍋子都隨著老大夫在後院挖洞,當然他在後麵也知道這也不是純粹的挖洞或是藏私房錢,而是在種植,準確的說是草藥種植。在這一個下午老大夫的講解中他也了解到了種植所要注意的東西。

比如,地黃要選擇土地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種時應將地黃塊莖截成3-5cm長的小段按行距30-40cm,株距25cm,在整好的畦麵上挖深3-5cm的淺穴,每穴放種栽1-2段,覆土蓋種;而半夏則應該選擇濕潤肥沃,呈中性反應的沙質土壤,山地、山坡皆可種植,但一定要近水源,排灌良好,且地勢要平緩,半陰半陽為好。播種時按行距20cm開8-9cm深的溝,按株距5cm。種莖交叉放溝內,覆土耬平,稍加鎮壓。

等到太陽都快下山,兩人終於忙完一切,這時候的他們連站起來都顫顫悠悠。

“鍋子啊,今天辛苦你啦,陪我這老頭子忙了一天,時間不早,我也不留你吃飯了,你也快點回家,省的你老爹擔心。”

“恩,好,老大夫再見。”

扶著腰,鍋子就這麼一步三晃悠的向家走去,走到門口就看見裏屋透出的火光,果然,老爹還在等著自己吃飯。

“爹,我回來了。”

“嗯,洗洗手,吃飯吧。”

“恩,好。”

吃到一半,老爹突然問話,“鍋頭啊,今天在鐵匠和大夫那學的怎麼樣?”

“爹,學到了很多。”

“嗬嗬,那就好,我知道你在疑惑啥,明天你還是去村長那兒,他會告訴你一切。“

“恩,知道。”

“好了,吃飯吧,吃完早點睡。”

“好。”

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