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異能再現
1989年,國內大事頻發,意識形態爭論不休,老百姓的生活有人用了一句話:“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來形容。還是老人家發了一句話:“改革開放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一錘定音。
我們的主人公代子劍雖然有了重生的優勢,但對前途還是很渺茫,並不是說你具有了知曉後世發展走向的先天優勢就可天下無敵,無所不能了。這還得要把自身的優勢與客觀情況結合起來才可做出好的結果。看看代子劍的自身情況,出身農家,一沒錢二沒權,也沒有有權有權勢的親戚,挨點邊就是一遠房叔叔代坤和縣醫院的康家,現在也幫不上什麼忙。難怪人家說,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每天就是上課下課吃飯睡覺重複著無聊的日子。唯一有點挑戰性的事情,就是加深了與王海濤的接觸。慢慢地王海濤,劉岩,張琴,楊小菲,王金銀,代子劍形成了一個小團夥。
這段時間,代子劍除了與原來寢室一幫老夥計接觸外,其餘的時間就是與這五個人混在一起。也許是母親病情的好轉,王海濤也變得開朗了許多,大家在一塊兒時,竟主動說起話來了,當然主要是與劉岩交流,大家都說這是愛情的力量,說這話時,王海濤臉紅了,劉岩一改潑辣形象,一臉羞澀,小妮子竟思春了!
青春萌動的好感也許談不上是什麼愛情,但純潔的情感總是叫人向往,讓人魂牽夢繞,終身難忘。代子劍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前世),但那隻是代子劍一廂情願,人家根本就不拽他。其實張琴、楊小菲似乎對代子劍甚有好感,總時不時給他拋媚眼,兩小妞長的也挺可人的,勉強也算得上美女,可惜俺家小代不來電啊,沒感覺,這東東是要王八對甲魚,對上眼才行啊!
風花雪月暫時別想了,賺錢才是硬道理啊!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權、錢最重要,有權可施展自己的抱負,有錢可以改變生存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權現在不可能,俺還小!沒錢是萬萬不能啊,王海濤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的上午,代子劍一個人呆呆地坐在寢室裏,百無聊奈,王海濤他們要補習,王金銀家裏來人了,寢室一幫家夥逍遙逛街去了。拿起美國經濟學泰鬥保羅?薩繆爾森所著的《經濟學》翻了兩頁,又輕輕放下。後世的發展就是經濟的發展,老人家的發展就是硬道理的理論被幾任領導人是不擇不扣地在執行,當然這也是世界發展的總趨勢,經濟的發展是綜合國力最主要的體現,落後就要挨打,隻有強勁的綜合國力才能讓人家不敢輕視你,才能在世界上有發言權。因此,開學後,代子劍就拿出捉襟見肘的幾個零用錢,又找王金銀又讚助了一些,托張雪茹在省城買了一套大學經濟學專業的課本,有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並製定了讀書計劃,準備兩年時間讀完。算是未雨綢繆吧。
這個年代的國產電影中,每當主人公遇到煩心的事情的時候,準會漫步大海邊,望著遼闊無邊的大海,潮起潮落,心胸跟著豁然開朗。俺也時髦時髦,不過俺們這裏沒有大海,隻有大街。
代子劍小心將書藏好,(讀這些書都是秘密進行的,否則讓寢室一幫家夥看見,準又是一幫歪論。)走出屋門,漫步街頭。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城區的主幹道——四化路上。這一帶原屬城鄉結合部,最早為荒野之所,日軍和國民黨槍斃犯人之處,聽說還有個萬人坑,埋著千萬冤屈之魂,解放後改為旱田種植棉花,再後來改革開放,隨著城市化進程,劃為城鄉區。這屆政府到任後,將之規劃為穀豐縣新城區,在這裏修建了2公裏水泥路麵的三車道的城區主幹道,與國道接軌,建成後在兩旁又種上法國梧桐,寬闊的馬路,綠樹成蔭的人行道,四化路也就成了這個小縣城唯一拿得出手,也是唯一能顯現出穀豐縣有點現代化城市樣兒的標誌性街道,也是這屆政府的政績工程。
伴隨著這條路的建成,道路兩旁修了賓館,學校,政府,郵局,商廈等大型建築(最高3層),小城的中心也轉移到了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