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2 / 2)

坐完了公交換地鐵好不容易到了虹口人才市場,一看表上午十點半,坐車整整花了一個半小時。招聘大廳裏早就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擠進一個攤位把簡曆一放,人家問,您想應聘什麼職位?倒把我給問懵了,愣了半晌,指著一個月薪六千以上的崗位,答:“銷售經理。”“嗬嗬,不好意思,我們已經看了您的工作簡曆,您沒有這方麵的工作經曆,有機會以後再合作吧。”擠了半天卻碰了一鼻子灰。接連試了幾家結局都一樣,嫌咱沒經驗。

接下來就開始往不需要經驗的攤位擠,又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崗位,不需要工作經驗的,把簡曆一放,人家說:“您的專業和我們不對口,不好意思。”TMD什麼專業對口不對口,我學動力工程學的不也教了一年的書嗎。

再找再碰灰,一天下來跑了三個人才市場,應聘了十幾家單位居然沒有人要我等電話的。

回到宿舍後,韓雪和我一起分析今天的得失,最後我們總結出如下兩點:一、鑒於我的唯一工作經驗是做過老師,找不要工作經驗的或應聘教師崗位;二、鑒於我學的是動力工程,一時難找到對口工作,找不要專業背景又不需要工作經驗的;三、工資待遇從預期的四千下降到三千。

第二天早早的就拎著包出發了。轉了一天下來,我發現符合上述三點要求的職位根本沒有,那些既不要工作經驗又不要專業背景的職位少之由少,且待遇都在兩千以下,又是空手而回。

沒有想到上海工作這麼難找,對人才要求這麼高,競爭這麼激烈,這對我打擊不小,本打算在上海好好博一回的,這種想法開始動搖。好在韓雪一直給我打氣,她可是我的精神支柱,沒有她我恐怕第三天就走人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的目標放低了,隻要有工作就可以,隻要收我簡曆就可以,不再看待遇要求,不再看工作性質了。我開始收集和留意各種各樣的招聘小報,挨個投簡曆挨個打電話。終於有一個公司打了電話過來,要我去麵試,由於投的簡曆實在太多,根本不記得對方是哪個公司的,我受寵若驚地說:“請問你們是什麼公司?在什麼位置?”

對方說是XXX高科技生物貿易有限公司,高科技?!靠,苦心人天不負,終於有伯樂發現我這匹疲於地鐵和公交的千裏馬了。

這次我得好好準備,還特意去附近的華聯超市買了瓶著哩水,對著鏡子好好修理一番,皮鞋檫了又檫,將潛台詞背了又背。既然是高科技公司,對人才要求肯定高,來不得半點馬虎。

所幸的是自己有學曆又有長相,這樣的人才去哪裏找?李泳大哥都能在央視混得如魚得水,一家小小的高科技公司我總能擺平吧,我還是那麼超乎自信。

好不容易找到了這家公司,我咋舌!我驚歎!社會發展不僅增加了人類的財富,也增加了人們的膽量,所謂的高科技生物貿易有限公司,隻不過是在推銷一些價格高的吐血的保健食品。一間兩室一廳的房子裏擠滿了黑壓壓的人群,有可以做我叔叔阿姨的也有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就憑這些人也能享受年收入十萬以上的待遇?

靠,這不是誘我來幹傳銷嗎?我沒有膽量也還沒餓到要用欺瞞詐騙的違法手段去混飯吃,對不起,拜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