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主大人的回歸織田家的家臣們自然是鬆了一口氣,尤其是某個中年大叔絲毫沒有作為軍中主將的自覺,隻是一個勁的撫摸著女兒的腦袋然後感謝神佛信長沒事。而織田蘿莉呢,也沒了之前的倔強和堅強隻是溫順的接受著父親的愛撫。
倒是景嗣的歸陣讓所有人幾乎都嚇了一跳,雖然說經過了清洗,但是和服上的濃濃血跡是一時半會洗不掉的。好在經過一番解釋以後終於讓其他同僚明白景嗣本人沒有負傷,反而討取了三名武士,繳獲了太刀,長槍戰馬。
雖然景嗣加入了織田家也有了半個月,但是想想這段日子裏他的責任就是陪著織田蘿莉到處瘋,所以同僚們自然也對這個新同事不怎麼熟悉。不過因為這次景嗣立下了保護公主安全歸來的大功,所以在家中的存在感也大大提高。尤其是類似於柴田勝家這種肌肉兄貴聽聞眼前的寺社奉行化名緋村拔刀齋一刀就殺死了兩名有名的清州武士以後,更是神采奕奕的盯著景嗣,看來如果不是因為身處戰陣的話就會直接掏出大槍來切磋一番了。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一些稍晚收到消息的小豪族也趕到的時候,信秀手下已經有三千五百人的軍勢團團包圍了清州城,清州城中自然也是人心思變,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在稍後展開的軍議中,織田家家臣內部就分為了兩派開始了爭吵,而爭吵的原因則是攻略方向的問題。
以柴田勝家,林秀貞為首支持信勝的一派人主張首先北上擊敗倉岩織田的入侵軍勢,然後接著大勝歸來的餘威,守城方在援軍無望的情況下必然會投降。
以平手政秀為首的信長派則認為應該加緊速度,在信賢出兵之前攻下清州,從而確立對尾張下四郡絕對的支配權之後再統一尾張一國。
兩者的看法都各有優劣,前者如果能迫降信友的話,就免除了進攻主家的惡劣名聲,但是北上的時候極有可能遭到信友的爆菊,眾所周知,爆菊這種事情,被爆的一方是不會有任何快感的,當然抖M和變態除外。
後者則側重於實質上的領地經略,統和了整個下四郡的信秀有很大把握出兵擊敗信賢,從而將整個尾張織田納入佩下,正式成為國主級大名。但是必須要承擔落城之後攻擊主家的惡名。
從武士角度來說,信秀更加傾向於前一種意見,畢竟信秀老爹這輩子名聲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也從綽號上看得出來,北邊的那個醬油販子齋藤道三因為下克上起家所以被稱為美濃蝮蛇,而信秀老爹則綽號尾張之虎。奮鬥了大半輩子的信秀老爹也打算等信長明確了家中的主導地位就洗手不幹,回家抱抱老婆找找小三逍遙快活去了,所以不願意在這種時候晚節不保。
但是如果單單從父親角度來說,信秀又更想在這時攻下清州為女兒解決一個大麻煩。畢竟信友和織田蘿莉之間的矛盾已經是無可調和得了,即使一時強行壓了下來,等到信長正式領導織田家,那麼還是要爆發的。屆時信長最終還是要承受攻擊主家的惡名。
不過正當中年爸爸處於人生困頓器苦惱著的時候,城內的使者又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朝廷任命的尾張守護斯波義統以守護代的名義勒令信秀退兵,雖然說這年頭的守護代比傀儡還要傀儡,但是關鍵時刻還是有點用處的,畢竟就像現在人人都知道有的人開車撞死人之後隻要賠錢了事就高枕無憂了,不過現場還是會有警察蜀黍恭恭敬敬的請撞了人的爺回局子裏調查調查。有的事情啊,就是不能說太細。
此刻柴田勝家則站了出來,義不容辭的宣稱自己願意作為先陣北上擊破入侵軍勢,打過浮野去,解放全尾張。
信秀終於有了一些決意,打算批準柴田的請戰的時候,剛剛起一直緘口不言的景嗣則站了出來。
“領內寺廟內浪人和野武士有不穩的跡象,所以在下認為,此刻大軍不應該北上。”
“這……景嗣大人是從何而知,為何在下負責領內內政絲毫沒有耳聞呢?”老實人林秀貞第一個提出了疑問,很快得到了軍中各位文治派的附和,畢竟尾張一國內寺社還是很老實的。沒聽說有人敢煽動什麼一向一揆,而景嗣也隻是負責一個寺社奉行的名頭,實際上也隻是陪著織田蘿莉到處逛蕩而已。
不過作為尾張之虎,在職場混跡了那麼多年的信秀則擺了擺手,示意景嗣繼續說下去。
“聽聞這次的騷亂就是因為一名叫做緋村拔刀齋的浪人斬殺了清州殿的嗣子以及近衛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