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叔叔,我帶你去看金魚(1 / 3)

景嗣一行人騎著馬在朱雀大道上前進,但是絲毫卻沒有感到任何屬於京都的那種氣勢。如果按照景嗣的話來說,這鬼地方甚至還不如長島城繁華,比起清州町也少了很多朝氣,真是不明白這些年來一個個大名們為什麼要爭著拚著到這種鬼地方來宣示自己的軍威。明明如果說要是往其他地方發展安安心心拓展石高的話會對家族更加有利吧。

日本的遣唐使是按照唐朝兩座大都市的規格來建造的京都,不過嘛。怎麼說呢,實在是有點不自量力,一下子就想仿照我天朝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兩都的格局,但是建造完了東京區之後,麵對西京區的沼澤地形就開墾無力了,所以原本的仿唐朝設計也成為了不倫不類的格局。即使是自比東都洛陽,但是實際上如果日本還有遣唐使的話,再去一次洛陽真的看看那高聳的城牆也許就該羞愧的撞牆自殺了吧。

京都百姓的臉上,也沒有那種作為首都人民的自豪感,反而都是一種茫然的神態,相比尾張百姓現在的幸福充實都看起來很潦倒,這也沒有辦法,誰叫這種地方遭遇了很多次兵禍呢,每個上洛的大名能夠站得住腳那麼還好,一旦根基不穩那麼這群大名的選擇往往就是現在京都這塊撈一筆大搶特搶再回到本來的領地上,總之,這種地形平坦無險可守,朝廷懦弱沒有辦法自保的平安京可是一點都不平安,有點天下總受的意味。

四十九歲的後奈良天皇依舊統治著這個名義上屬於他的國家,雖然在這個國家各大家族加起來數十萬部隊中他恐怕連支百人隊都沒有辦法調動,但是天下共主的名頭還在。如果漢朝那些所謂的傀儡皇帝能夠到日本來看看的一定會淚流滿麵——原來還有比自己混的更慘的,自己好歹還能讓刀斧手埋伏在宮裏砍死幾個大臣。而日本天皇已經節儉到了就連吃飯也要計較一下還有多少米,宮廷女官什麼的早就是自謀生路,掛著一個名頭而已。所以說一直到後來明治維新的時候人們老說日本皇室如何如何節約,是怎麼省錢把銀子花到海軍上去的,事實上這也不是多大事,他們這樣都好幾百年了,家族傳統習慣了。後奈良天皇即位的時候把前任天皇草草的給埋了不說,自己也省掉了比如說三神器讓渡之類的儀式來盡量結餘經費。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後奈良天皇寫得一手好字,所以也偶然賣賣字來補貼補貼家用,據說稿費還相當的便宜,根本不是什麼一字千金。按照景嗣的估計,一萬貫足夠讓這家夥樂嗬嗬的開始抄四庫全書了。當然,現在還沒有那種玩意,隻有永樂大典。

而幕府將軍呢……這和天皇一樣都是名義上日本的最高統治者的武家混的更加慘,人家天皇至少還能有一個地方住,不會被到處趕來趕去,而現任將軍足利義晴連帶著自己家孩子還一起在北近江那一塊漂呢,被本來應該是作為輔佐幕府的管領家給趕出京都,麵子也早就蕩然無存了。

雖然說景嗣也算是位高權重,相比天皇這個悲劇角色擁有的權利不知道大上多少,但是規矩還是要做的,作為大名的家臣他是沒有權利直接麵見天皇的,隻能交給公卿然後代為上呈。反正不見也好,景嗣對於天皇並沒有什麼興趣,京都的禦所雖然說裝修很差,但是占地麵積足夠大,而且繞繞彎彎的想要走到能夠和天皇相見的小禦所不但禮儀繁雜而且根本聽不到天皇開口說話。說話也是鶴音。據說也就是什麼隻有皇室內部可以學習的奇怪語種了,按照景嗣的話說如果當初日本按照這個語言然後改成日軍的密碼的話,盟軍是死也不可能破譯的出來了。總之天皇就是開口,自己也絕對聽不懂眼前的鳥人到底在說什麼鳥語,還不如讓其他人代為上交比較合適。

代為上傳的自然也是景嗣的老熟人,那個叫做山科言繼的吃貨了,這次雖然說是作為東道主而不是上門要飯,但是那種習慣性的拍馬屁技能已經去不掉了,誰叫這家夥擔任的是皇室的內藏頭,也就是專門負責皇室財務的那一個呢?在幾乎沒有預料地供應的情況下,皇室的開支也能由他來負責了,不拉讚助怎麼辦?難道讓天照大神的子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