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章 說一個男人的故事吧(1 / 3)

說一個男人的故事吧,

他比沒有太多理想,也沒有與之地位相配的才能。

他的父親,鬆平清康的才華實在是太過於耀眼,所以使得他隻能一輩子在父親的權威,和家臣們不斷的比較當中生活。他倒也沒有努力的想要趕超父親的成就,所以隻是兢兢業業的守著父親所剩下的家業。因此也沒有如同武田四虎子那樣把老爹的家業全部敗光。

他的父親,鬆平清康,得到家督的方式既不是等待先父死亡後繼承也不是通過流血的政變的達成的。而是他的爺爺自知這個孩子的前途無可限量,就把家督的位置禪讓給了清康,而清康在得到了鬆平家的領導權以後,就如同天才一樣的施展著自己的戰略,開始攻略整個三河。在西有織田,東有今川的情況下,他僅僅花了十年就統一了這個紛亂的令製國。這在戰國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即使是梟雄北條早雲,經略武藏一國,也花了整整二十年。

這種天縱英才使得清康的信心無比膨脹,他的才能絕對不限於僅僅一國之主而已,他的目標,是天下,是把三葉葵紋的靠旗插在京都,開設幕府,重振武家天下。

其興也速也,其亡也勃焉。如同每一個迅速統一並且建立的國家一樣,家臣團與其說是效忠於鬆平家,還不說是效忠於鬆平清康本人吧。所有人都聚集在這麵旗幟之下,配合以三河人的忠勇頑強,家臣團當中盛傳這樣一句話,“鬆平清康一定能在三十歲取得天下。”

那是一種何其盲目的信賴,也知道,即使是後來的信長也隻敢說人生五十年,並且覺得五十年太短,不夠統一天下。而清康的眼光,已經放得更加長遠,包括自己的嫡長子,鬆平廣忠也是按照下一任幕府將軍培養——他一定會擔任一個守成的角色,接過父親的天下然後成為一名賢明的天下人。

以個人魅力建立的帝國,所有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全部來自於他們的領袖。清康一定不會知道,在很早之前,那個叫做馬其頓的小國幾乎要把印度納入自己的版圖,而他們的領袖亞曆山大,和自己又是那麼的相像,年輕,富有野心和才華。但是結局也是那麼相似,再龐大的帝國,如果一心放在擴張領土和統一之上的話,那麼帝國的穩固就會成為一個相當大的問題。這一點,始皇帝沒有想到,所以他死後王朝僅僅持續了幾十年。忽必烈也沒有想到,所以元朝沒有到百年就已經滅亡。亞曆山大大帝沒有想到,所以整個馬其頓,分裂成了馬其頓,塞琉西,色雷斯,托勒密等四個王朝,最終統一它們的,是奧斯古都屋大維。

守山之戰,這是鬆平家命運的交界處吧,鬆平家的家臣一向認為,這個賢明的君主是神明所賜予鬆平家強盛的賞賜,而那時候,或許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吧,或許是信長已經兩歲了吧。天照大神可能覺得鬆平家的誠意不夠吧,總之,他收回了賞賜,同時帶走了鬆平清康的性命。

死於被家臣刺殺的意外,麵對領袖的死亡,所有家臣們都沒有當初的堅定和頑強,他們已經習慣於在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下作戰,喪失了自己麵對的勇氣。他們寧願固執地認為如果清康能夠活過來的話就能取得勝利,也不願意用自己的頭腦來取得勝利。

上天永遠隻眷顧那些努力的人,天道酬勤,這一點,是不會變化的鐵則。當鬆平家家臣們還在紛亂的討論著怎麼應對自己的家務事之時,尾張之虎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織田信秀,或許才能上沒有鬆平清康那麼耀眼,但是如同他的女兒一樣,對於戰局和時機的把握使得他抓住了這個機會,創造了一次可能是他一生中意義最深刻,同時也讓三河人永遠記住的一次勝利。

固守城池的織田軍突然背著木瓜紋靠旗怒吼著發起了反擊,尾張之虎當仁不讓首先衝入了鬆平家的陣勢,而原本比織田家要雄厚的兵力,更加英勇的武士此刻都已經成為了狼狽而逃的家夥。如果回頭作戰的話,說不定能夠取得勝利呢?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人還有這個念頭了,他們的腦海當中隻剩下一個聲音——“主公已經死了,我們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