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章 被欲望驅動著的少年少女們(1 / 3)

戰艦,這種東西雖然說在剛大木係列作品當中就是給主角或者反派用來刷戰績用的東西,不過實際上可是要比剛大木這種玩意科學多了,什麼?你跟我說剛大木機動性強,那麼結論一定就是戰艦的炮塔還不夠多,彈幕還太薄了的關係,反正在景嗣看來那些剛大木無敵論者真應該的好好的去補一補什麼叫做泛用人形決戰兵器又或者什麼是艾瑪帝國的“地獄天使”。總之巨艦大炮主義雖然在現在已經因為航母和潛艇的出現逐漸沒落了,但是依舊是令人非常懷念並且感興趣的一個話題,畢竟比起決勝於千裏之外的飛機編隊,男人們還是會比較喜歡那粗大炮管噴射出火焰的感覺,強大的裝甲,同樣強大的火力,僅僅在海上就是一種威懾力。而景嗣也是忠實的巨艦大炮主義者,尤其還是其中一個叫做“多炮塔神教”的分支教派的忠實信徒。

可惜的是大概還要一個多世紀之後,戰列艦這一還上霸主才會因為荷蘭海軍采用的線列隊形出現在海上,現在的軍艦,僅僅隻能被稱為護衛艦,而景嗣的目標也並不是那些西方的船隻,畢竟這個時代的定律是自己沒有辦法能夠改變的,要知道到了1805年那場終結了皇帝踏上英倫三島腳步的海戰當中,英法艦隊雖然已經大量的應用了火炮進行線列對戰,但實際上主力的對決,還是包括了接舷戰這個景嗣深惡痛絕的作戰方式,而納爾遜勳爵本人也是在勝利號上被敵人的狙擊手打中而飲恨身亡的。

“要是時候早一點就好了,那個時候啊,天朝還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景嗣也隻能如此的感歎著,亞洲,其實在元朝之前一直都是世界的核心,文明的楷模,就比如說那個經常割地賠款的宋朝吧,其實火器技術和造船技術已經是非常先進了的,宋朝覆滅的崖山海戰這一場決戰當中,之所以被稱為海戰就是因為宋朝的最後領土就是一片浮動在海上由船隻組成的浮島艦隊,滿載著十萬人的朝廷還能分出幾艘來種種菜養養花,想想那是一件多麼宏偉的工程吧,現在的豪華遊輪的載客量有幾千人也已經算很高了,而幾十艘豪華遊輪一字排開連接在一起,還不用上岸補給有著自己的海上菜地,這是何等的氣魄。

可是還是點子背了一點,遊牧民族對於天朝來說一直是一個非常蛋疼的問題,漢之匈奴,唐之突厥,宋之金元,明之韃虜,每次都會讓天朝花上一大番力氣去搞定,而歐洲僅僅隻是受上一陣餘波就算是完事了,君不見匈奴被大漢驅逐了之後,阿提拉就在歐洲成為了上帝之鞭呼?

如果早上那麼一會兒,估計景嗣的目標就會放在那支從劉家港出發,但是最終在海岸上腐爛了的的大明艦隊了,不管鄭和是不是真的如同民間風傳那樣去過美洲,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這支艦隊的規模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如果能從中購買到幾艘主力艦的話,那麼一切都能夠搞定。

這個時代,對於海軍來說是一個尷尬的時代,火炮還不夠強力,但是已經足夠造成殺傷,而海軍一艘船上配備的火炮數量,很可能超過陸軍數千人所擁有的大炮,對於景嗣這個一天到晚都在念叨著大炮啊大炮之類的望眼欲穿的苦逼孩子,陸軍都不夠裝備的情況下,恐怕是很難有餘力考慮海軍的。“真是啊,明明人家吉良炮景過得挺好的說,我也想要巨艦大炮啊!”其實景嗣的目光還是放的太狹窄了,這個世界上難道隻有東西方的海軍麼?不,相對的來說,這個時代還有一支非常強大,但是經常被忽視的海軍力量,而且麵對類似於小田原之類的依靠海洋建立的堅固城市,他們已經有了非常多年的圍攻經驗。

不知道世界有沒有聽到景嗣的呼聲,不過可以知曉的是,幾乎在景嗣蛋疼著的同時,在界港的港口,一名金發禦姐踏上了日本的國土,對著手下認真的詢問了一遍,“喂,你說的情報準不準?浴血月牙彎刀真的會在這種極東的國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