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章 又見死亡FLAG(1 / 3)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大多數人認為會是在德軍對蘇發起攻擊,實行了巴巴羅薩計劃之後遭到了一係列的失敗,最終重蹈了一戰的覆轍,因為兩線作戰漸漸的耗盡了第三帝國的元氣,以至於最後被蘇軍鐵蹄衝入柏林,元首才會天天憤怒……

巴巴羅薩計劃事實上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進行的一帆風順的,東線德軍和蘇軍的對峙根本沒有持續多少時間就以德軍的裝甲部隊作為箭頭,將蘇軍各個部隊之間的聯係切斷緊接著殲滅,當德軍坦克已經即將踏上莫斯科的土地,實現元首所說的在紅場進行閱兵的承諾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兩場失敗使得戰役情況急轉直下,那就是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這兩場戰役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前期一直在潰逃和撤退中的蘇軍表現出了相當高的士氣,頑強的一直進行了抵抗,最終利用俄羅斯著名的冬天使得元首也不得不折戟沉沙。

而促使這一重大轉變的,則是斯大林的一道227號命令,這一道命令說起來也不是那麼的過於複雜,僅僅是不再允許在軍中宣傳俄羅斯土地廣袤可以利用戰略縱深繼續作戰的言論,而是要求士兵們恪盡職守,在自己的防線上堅守到最後一刻和最後一人。聽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麼吧?這樣一道227號命令最終喚起了蘇聯人民抗擊德國法西斯主義侵略者入侵的勇氣,不惜承受了巨大的傷亡和卓絕的戰鬥最終戰勝了德國法西斯——當然,這是教科書式的宣傳,為什麼一道命令就可以讓士兵們突然爆種然後有勇氣麵對德國人了呢?有人說這是偉大思想的功勞,反正不管你們信不信,景嗣是不信的。

“俄羅斯的土地雖然廣闊,但是我們已經無路可退,我們的身後就是政委的機槍!”其實在景嗣看來,真正的能夠停止士兵們潰逃的最好方案,還是政委和督戰隊的機槍,雖然說兵臨城下這一反映了蘇德之戰的大片多少有一點因為是好萊塢大片而在意識形態上的鬥爭對於紅色帝國有一點抹黑的因素在裏麵,但是畢竟藝術還是源於生活的,至少電影當中出現的督戰隊掃射潰兵這一場景,其實也是能夠從一些戰地日記當中得到證實的。畢竟談到蘇聯的話很難讓人不聯想到無處不在的契卡和內務部隊藍皮熊。現在景嗣所要做的事情,當然就是效仿某個擁有鋼鐵意誌的領袖那樣,傳達一次日本式的227號命令。

……

“主公……如果我所記的不差的話,那麼我記得你前次傳達的命令也隻是第十二號關於戰事糧草的征集法令而已,現在一下子跳到了二百多,是不是稍微有點過頭了?”景嗣的貼身書記官也隻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雖然這些年和這個大人的公事讓他明白了領導的心事你別猜,景嗣的想法像星空,你看得到但是永遠看不懂,不過出於職業道德,他還是糾正了一下景嗣的編號問題,似乎是想證明自己的數學老師沒有死得早。

“別管了,就按照227這個序號傳達,反正應該隻是暫時的,不要在意細節,在意細節你就輸了。”一邊回答著自己書記官的疑問,景嗣一邊皺著眉頭聽著前線所傳來的一陣武田軍的歡呼聲,從這個尿性來看,估計是某個自己這邊技術不到家的龍套被討取了吧,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景嗣也有意無意的加快了語速,讓蜈蚣騎們傳達各部隊自己的命令。

“從現在開始,我命令所有部隊不允許撤退,每一個將領未得到我的命令前就是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要在原來的陣地上,丟失陣地兵敗身死的武士我會如實的記住他的功勳,讓他的家名永遠流傳,封地也會適時的增加。但是如果我發現有人丟棄了陣地獨自苟活的話。”好像是思考一下措辭,最終景嗣還是狠了狠心,用著一種反派所習慣用的陰險口吻宣布,“叛徒將會在戰後被剝奪全部封地,家族當中所有已經有仕官的人革籍之後去掉姓氏投入賤民行列,這些人將會在以後的征戰當中被編組成一個戴罪立功營,去負責對戰場上最危險的地方進行攻擊,至於叛徒本人則禁止切腹,那是屬於武士的榮譽他們不配,他們將會被梟首。現在的任何後退都是對於織田家天下布武理念的背叛,背叛者隻有用鮮血才能洗刷對於織田家人民所犯下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