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487 破曉虎鶇啼(1 / 3)

落城是意料當中的事情——簡單而又粗暴的解決掉了天守閣裏每一個進攻的難點之後,原先那些無往而不勝的武士們卻成為了配角。以前景嗣指揮的時候,不管是指揮者如何出盡風頭,武士們也總是以執行者的身份來取得自己的榮譽。畢竟,武士和忍者一樣,都是那樣子依靠著侍奉主君才能夠存在的職業,但是要是主君過於完美的話,那麼對於武士本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侍奉者和被侍奉者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一種很難以協調的東西,所以像是唐太宗和魏征那樣理想可以稱之為君臣相得的君臣組合並不是太常見——太過於完美的君主將會掩蓋家臣的光輝而招致怨恨,太過完美的家臣也會使得主君黯然失色而招致猜疑。當本來應該負責領導者位置的總大將把那些武士的事情也全部包攬了之後,並沒有得到任何認同也是意料當中的事情。

整個夜裏,穿梭於走廊的壁間進行著殺戮,全場砍下七十多顆首級——戰場並不是戰國無雙,百人斬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像是如今這樣的成績的確是讓人難以置信。如果排除了火器還有遠程道具的使用,這家夥在特定地形絕對抵得過一整支足輕隊。

死者當中包括了侍女,小姓,旗本等等……當然,這些並不是關鍵,畢竟對於一般武士來說,這種事情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現在依舊呆在了城裏的人,其實都可以被當成是敵人,女人或者小孩都有可能在某處給自己一刀子的情況下,清除掉當然是最為保險的方法,即使是無情也好,正也並不是什麼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亂世當中的人的價值觀和和平年代的有所不同這是很正常的。

然而接下來的關鍵,則是對於“背叛者”的處理這個問題上。

當然,並非是自己這裏這邊的背叛者,在接連不斷的畿內動亂導致了本來已經成型的織田軍團戰鬥力下降的同時,正麵意義的話那就是把可能的背叛者一掃而空,就內部結構的穩定性來說,應該是最為穩固的階段——畢竟現在掌握了大權的家臣不是景嗣這一邊的親信就是織田蘿莉那一邊的。所以要處理的,是幫助破城,跟著服部半藏爆破了城門的“敵人”。

其實叛徒的確是一件不怎麼討好的工作——要是背叛然後自立的話那麼或許還好,但是背叛投靠另外一方的話就是性質完全兩樣的事情了。原先鎮守著明石城的小寺政秀是在丹羽長秀的攻略下放棄了明石郡的領地而加入了姬路城的城防的,現在不管是以為什麼原因加入了征討軍這一邊,都是背叛無疑。這種行為不但被背叛的人會覺得深惡痛絕,而且接納者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鄙視做出這種行為的家夥,一方麵的話,是道義上的,另外一方麵,則是奪去了原先屬於他們的戰功這一點。

不過認真的說,即使是這樣也不會有什麼性命之虞——一般來說,受到了家臣排擠的叛徒們的普遍下場就是在新主家被邊緣化然後棄之不用,換句話說,也即是對於武家生命本身的終結。除了鬆永久秀這家夥受到了景嗣的重用之外,也已經沒有什麼招降納叛的先例在了。

然而,對於叛徒,島清興的處理方式簡單而又利落,從定罪到處死,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對於島清興的不滿終於被爆發了出來。

武家之間的戰爭,是少有不死不休的——除非是世仇或者說非常重要的政敵,不然一般也都不會絕人於宗廟,即使是命令敵人切腹,一把來說也會對於他們的家族加以保全。畢竟所謂日本的戰國和歐洲的中世紀還是有所共同之處的,如果硬要扯的話,那麼不管對敵的是誰都有可能是自己的某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遠方表親。而現在下達的,並非是單單純純的處死叛徒而已,連帶妻兒加上一部分家臣都不放過的行為,完全可以稱為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