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606 刀疤惡徒的玩具們(1 / 3)

雖然說被譽為包圍網之矛,不,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全天下數一數二尖利之矛的武田敗退了之後,整個包圍網就缺少了進攻性力量——依舊包圍著,不過同樣的也隻是處於僵持之勢而已,要想有進一步作為的話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若不是有著堅強的,可以被稱之為包圍網之盾的本願寺法主的堅持的話,那麼恐怕包圍網也會瓦解了吧。

說起來,如此的包圍網成員們之間的關係也是相當複雜的樣子——宣布了信長作為佛敵並且加以討伐,不過同樣的和一向宗為敵的可不僅僅隻是信長而已,似乎某個在越前和一向宗打的死去活來的名門好像也加入了包圍網。而這個名門因為之前拒絕幫助將軍家上洛的關係吧,因此和將軍家本身的關係似乎也不怎麼樣。

簡而言之,這個關係錯綜複雜的貴圈之所以能夠聯合一致的話,並不是因為共同的目標,而是因為共同的敵人——果然,還是逃不開這種規律,所有的紛爭這種東西隻會在有著更大的紛爭麵前停下,活脫脫的就是美國大片當中那種遇到了外星生命入侵而人類們同仇敵愾的精神的現實版。

不過,有的人是因為利益而加入,有的人是因為有著想要打倒的敵人而加入的情況下,倒是也有人不是那麼惡俗的家夥就是了——因為比起惡俗來說,這家夥根本不懂什麼是目標,比起目標來說,他還是更加享受過程。

“果然,還是失敗了啊。”

如此的感歎著,然後宣告了自武田之後包圍網當中對於織田家的第一次攻擊——說不好。也很有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了。

襲擊了京都試圖劫掠織田家財源的作戰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雖然說織田家的確是在精度囤積了大量的黃金用來保證戰爭機器的順利運作,但是這次襲擊的原因可不是因為在大批的黃金之前根本把持不住——對於黃金,他不在乎,真正在乎的是。他知道有人在乎這些黃金而已。

說起來很懸乎,不過本質上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就算是成功的搶劫到了黃金的話,他也不會因為黃金的本身而感到開心,真正讓他開心的事,是有人丟失了黃金,並且為了這件事情而苦惱這個原因。也就是說。他的本身是難以感受到喜悅這種心情不假,但是能夠從他人的不幸當中獲取優越感而得到“喜悅”這種感情的話,這也就是他的解決之道了。

所以就本質上來說,說不定從精神上最接近主角的也就是這個愉悅的家夥呢——他們兩個的話,可能是看的太開的關係吧,所以對於通常上的物質欲還有別的什麼都是抱著一種別無所求的心態去麵對的。也就是說,在傳統價值觀當中的“貴重”“重要”的東西對於他們本身來說一文不值的時候,那麼價值觀本身也當然不可能被他們接受了。

簡單的來說,就是社會擁有它的規則,遵守這個規則,你才可能得到社會給予的獎勵,若是不遵守這個規則。那麼將會遭受到很大的阻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不遵守規則,來自己來製定規則。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麼製定規則的人也將會淩駕於社會本身之上,像是景嗣和鬆永久秀都是在這條路上行走的人,所以……用傳統的道德觀和利益來判斷他們會做出什麼樣子的事情這一點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之所以兩人走了不同的道路,也隻是因為雙方取得快樂和成就感的方式不同而已——前者雖然價值觀混沌,算是中立混亂,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希望自己所守護的那些人們能夠獲得一個比較好的結局。所以從他人的幸福當中取得幸福感的話,那麼就會成為那樣子的人。而後者呢,果然還是習慣於從他人的不幸當中獲取幸福感,雖然也很惡俗,不過有比較才有幸福啊……

但是可惜的是。雖然是擁有著稀世價值觀的陰謀家還有內政家,不過說起來軍事才能的話,他還是有一點太過於眼高手低了——謀略和陰謀雖然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實力上的話這家夥幾乎就是完全不行,也正是以為如此,所以他才會選擇不斷的依附於誰而不是長期保持獨立狀態,於是,在搶奪黃金計劃剛剛開始實行之後,他的部隊就被幹淨利落的給擊退了,畢竟就實際上來說的話,這家夥也隻是一個在大和國不斷做著小動作的陰謀家而已。可是即使是陰謀家,也會有自己的生存智慧,至少大部分人都知道並且將他評價為惡役的時候還能夠生存下去,其實已經是一件相當不得了的才能了。

“三好那邊的聯絡情況怎麼樣?對於反攻近畿的話,他們不是應該很有興趣的才對麼?三好三人眾不可能一直安心的呆在四國哪裏也不去,隻要是把握住了這一點的話,我們就根本不用請求什麼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