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陵在位的第十五年,帝陵修好,在裴景琮的奏請下,司徒瑛得以安葬。
三年後,裴昌陵也因勞累成疾而駕崩。
陸雲芊本想用仙丹為他續命,招財夜裏偷偷幫他診過脈,說他身體各器官衰竭,陽壽已盡,仙丹無法讓人長生不老,幫不了他。
裴允晟快十八歲了,他滿七歲後,就被裴昌陵和裴景珩帶在身邊,傳授為君和禦下之道。
裴昌陵駕崩後,裴景珩本想把皇位直接傳給裴允晟,嚇得他跑出去躲了好幾天。
皇爺爺為何駕崩,他這些年都看在眼裏,當皇帝,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他還小,哪能那般操心?
裴景珩找不到裴允晟,其他幾個兒子年紀尚小,又是以吃喝玩樂為主,在朝臣的不停催促下,他隻好先登基。但有一個要求,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必須同時舉行,
禮部官員說這不符合祖製,裴景珩說那便廢了這條祖製,或是換個願意執行的官員來辦此事。
大家見他態度堅決,多年的相處,也知他性情乖戾,說到做到,最厭煩受人轄製,隻好遵照他的意思辦。
陸雲芊勸裴景珩不必如此,她不在意。
裴景珩說:“這天下本就是因你的幫助而打下的,你有權坐上那個寶座,我也想讓世人知道,我的皇後是獨一無二的,值得擁有世間最好的東西。”
待祭過天地宗廟,完成一係列儀式,裴景珩身穿皇帝袞服,牽著一身鳳袍、明豔依舊的陸雲芊登上金鑾殿的龍椅。
文武百官共同朝拜:“吾皇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千歲!”
裴景珩:“眾卿平身。”
接著,裴景珩讓小順子頒布了幾道聖旨,一是封裴允晟為太子,裴允旻為襄王,裴允晁為康王,裴允晨為獻王,裴靈苒為固倫公主。
其次,不納後宮,若有人敢諫言,革職查辦。三、普天同慶,往後三年免征賦稅。
裴景珩還下撥款項,在各個州府興辦學院,不論出身及性別,十五歲之前都可免費上學,自己承擔食宿費用即可。
這條政令讓很多讀不起書的百姓,無不叫好,那些想擺脫命運束縛的女子,更是感激涕零......
陸雲芊作為皇後,其職責主要是負責皇帝、皇子的衣食住行,宮女太監的工作安排與監督,時令節氣宴會安排,世家大族女眷通絡,祈福祭祀誦經等。
這些她還是太子妃時,已經做的很熟練了,操持起來,毫無壓力。
裴允旻自懂事後,就迷戀上了各種小發明,經常把陸雲芊研製的東西,拆了再裝,要是裝不上,就主動認錯認罰,並讓陸雲芊教他原理。
稍大一點,裴允旻就去工學院上課了,將自己各類天馬行空的想法,與先生、學員一起探討,並把它們研製出來,如蒸汽輪船、蒸汽機車。
平平他們將電研製成功後,裴允旻在陸雲芊的提示下,與工學院的師生們發明了電話和發電機,讓大虞的國力再次飛升。
裴允晁小時候喜歡看各類雜記、史書,且過目不忘,裴景珩、陸雲芊一度以為他要走仕途,結果十三歲後,這孩子就癡迷上了美食,不僅愛吃,還自己動手做,立誌要做出世間最美味的吃食。
裴景珩和陸雲芊打破腦袋都沒想到,以他倆的基因,會生出一個廚子。
若裴允晁知道他父王母後的想法,定會淡然一笑,二皇兄說,過慧易夭,如今四海升平,國富民強,太子大哥的能力出類拔萃,將來定是一位明君,他們作為皇子,遠離朝堂,才能“天下太平”,史書有很多這類記載。
他惜命,也不想挑起無畏的爭端,讓父王母後憂心,還是做個閑散王爺,享受美好生活吧......
裴允晨、裴靈苒這對龍鳳胎,堪稱混世魔王,裴昌陵在世時,胡子不知被扯過多少,禦花園旁荷塘裏喂養了多年的錦鯉,被兩人偷偷釣起,拿給裴允晁做了紅燒魚,宮裏所有匪夷所思的事,幾乎都和他們脫不了幹係。
裴景珩極為寵愛裴靈苒,每次犯錯,都不忍責罰她,隻是簡單教導幾句。
陸雲芊怕這兩人長大後無法無天,罰站、打手心、寫檢討等,全讓他們體驗了個遍,兩人認錯時態度極好,但過不了幾天,又會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