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無形資產(1 / 2)

做為曆史上最早的口岸城市,在開放之初,廣州就列入了對外開放的排頭兵行列。

這裏既是最大的貨物集散地,也有著大規模的港口,運進國外各種商品的同時,也將國內的加工品運往全球各地。

霍從軍一大早就打了輛出租車,穿過鳧州大橋,順著龍穴大道來到了廣州港。

商場的事務拜托給了方誌新,對於能幫上他的忙,這丫頭特別開心。

之所以霍從軍會來港口,是昨晚他在記憶裏搜尋了一夜,想起的確良的風潮過後,下一波風潮是蛤蟆鏡。

蛤蟆鏡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是墨鏡的一種,因其形狀特別像蛤蟆的兩隻眼睛,就得了這麼個名字。

那個年代凡是戴蛤蟆鏡的都容易被認為是不良分子,也因為這個原因,更容易在青年男女間流行開來。

按著霍從軍的記憶,第一批蛤蟆鏡是從國外進口來的,從港口發到了整個廣州城,由此鋪開了熱點和潮流。

他來港口,就是為了在貨發出去之前找到它們,並且一口吃下,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下個一潮流仍由自己帶動。

時間七點,港務局還沒有上班,碼頭上冷冷清清,一座座龍門吊靜默地佇立著,集裝箱整齊地碼放著,按次序堆疊在一起。

付過車費,出租車走了,霍從軍隔著珠江向南眺望,江的對岸就是深圳,此時這座開放的先鋒城市還沒有完全開發,極目之處多是普通的民房。

順著深圳往南了望,隱約可以看到一座大島,正是東方明珠香港的離島,此時的離島還沒有興建國際機場,看上去比深圳都原始。

做為國際化大都市,霍從軍深信,有一天自己的業務終會擴張到香港。

陸續有碼頭的工人們到達,然後是港務局職工,官員們的車輛到達,碼頭開始熱鬧起來。

霍從軍整理過儀容,重新夾好黑皮包,走進港務局。

港務局管理港口,所有的集裝箱的信息都在這裏有登記,憑著辦事的經驗,霍從軍港務局裏穿梭了幾次,就找到了關鍵點。

辦公室裏,負責信息登記的女職員一臉冷漠,“這些信息不能……”

“通融通融,我是想一次性買下這批貨,也不是幹壞事。”霍從軍笑著塞過去個信封。

信封開著,可以看到裏麵是張百元鈔。

那個年代起,港務局就是高工資,所以霍從軍也下了血本,相當於對方一個月工資了。

“你想查什麼,太陽鏡是吧?”女職員收下信封,立刻開始操作電腦,沒一會就調出了相關信息,示意霍從軍自己記。

“可別說是我說的。”霍從軍剛一記下,女職員馬上關閉了文檔,還不放心地叮囑。

“放心吧,以後還有事麻煩你呢。”霍從軍笑嗬嗬地出了辦公室。

按著信息,這批蛤蟆鏡是一家叫泰鑫商貿公司進的,公司地址在海珠區那邊,離著後來的廣州塔非常近,信息裏也有電話,隻是霍從軍沒有大哥大,不方便和對方聯係,隻能親自跑一趟。

在海珠區藝苑路的一棟居民樓裏,霍從軍見到了泰鑫商貿的老板林道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