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從軍和鄭慧再次起身,向那邊望去。
醫療床有位老太太,麵色平和,氣息平緩,正是李娥!
“媽!”霍從軍和鄭慧兩人激動得喚了起來。
護士將醫療床推到跟前,提醒道:“注意保持安靜。”
兩人這才壓住激動,握起李娥的手,“媽,您感覺怎麼樣?”
“媽很好。”老太太的聲音虛弱,但卻有底氣。
在醫院裏住了一周,經過觀察確認老太太一切平安之後,院方讓霍從軍辦了出院手續。
再回到家屬院,老太太也有了炫耀的資本,“我腦血栓住院,我兒子拉我去的部隊總院!”
圍觀的人都是羨慕不已。
“聽說那裏是給大領導們看病的地方。”
“李大娘,您的兒子出息了,你也跟著享福嘍!”
安頓住了老娘,霍從軍的心思又撲回到了鋼廠。
他不在的這段時間,張萬改進了工藝流程,彌補了好幾處以前的不足。
這些彌補都是些小修小補,看起來無足輕重,霍從軍卻深深知道,正是這種無足輕重的跬步,造就了行業真正的輝煌。
為了能進一步激發大家的積極性,以及做為對大家夥辛勞的犒賞,霍從軍在單位內部設立了一個獎金箱,每個月鋼廠都會從盈餘裏拿出百分之一充入獎金箱,遇到有先進工作者都會為之頒發獎金和錦旗,而第一個受到這份待遇的,自然是張萬和他所領導的技術人員。
“大家不要灰心!”在大禮堂舉行的頒獎大會上,霍從軍發表了公開講話,“這個獎金不隻獎勵為工廠做出大貢獻的人,也獎勵踏實肯幹的工人!隻要在單位工作年限夠的,從來沒有犯過錯誤,工作中沒有失誤的,都可以領到這個獎!”
大家夥都知道霍從軍平易待人,也沒有人怕他,當時就有坐在前排的工人提出了問題,“霍廠長,他們搞技術的一點進步就能得獎,我們普通工人卻要有這麼多的條件才能得獎,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這話一出,得到了很多工人的讚同,都七嘴八舌地附和起來。
張萬急性子,當時就敲了桌子,“怎麼說話呢,那能一樣嗎?”
霍從軍趕忙將他攔住,等議論聲稍歇,才不慌不忙說道:“大家想一想,在生產當中,工藝和崗位相比,哪個更重要更關鍵?”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工藝更加關鍵也更加重要,沒有工藝我們就生產不出東西,工藝改進不了,我們的成本就高收入就少。”
“霍廠長說的對,沒有工藝我們怎麼生產?”
“還是霍廠長說話在理,張萬就是個槍棒子。”
“我支持霍廠長!”
工人們都心服口服地表示讚同,沒有人再提異議。
霍從軍又說道:“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平時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摩差,但在工作當中隻要是為了工作著想,我覺得有些摩差也很正常,也不是個事,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