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人非常禮貌的禮節,不厭其煩的鞠躬,接連來個幾輪,幾乎費去了大半天的時間。
終於,在當天下午三點多,霍從軍他們得以走進車間,近距離觀察實際情況。
從一進車間起,張萬就開始留意各個角落,一番走下來以後,和霍從軍說道:“這裏比我們鋼廠要整潔。”
這個情況霍從軍也注意到了,不得不說,霓虹人在環境方麵確實非常注意,不知是大唐遺風還是他們本來就是這樣,整個車間裏所有的東西全都是整整齊齊,就連廢鋼渣也有專門的容器盛放,外麵一點鋼屑也沒有。
不過霍從軍也注意到了另外一個情況,川崎製鐵廠的人精得很,別看麵上笑嘻嘻的,卻是什麼都不說,問一句答一句也非常的有限,如果不問隻是不停的鞠躬微笑還有客套話。
霍從軍叫過張萬和孫寧,吩咐二人,“盡可能地多問些問題。”
兩人當即會意,張萬拿出那股子認真勁,問的問題一個比一個詳盡,翻譯也非常的盡責和專業,將每個問題全都如實地翻譯給對方聽。
那些霓虹人開始還想用客氣話敷衍,後來發現根本行不通,幹脆以“這是機密,不能外泄”為由,打發了張萬。
“我就知道,這些小日子人沒好心眼。”知道對方聽不懂中文,但張萬還是壓低了聲音。
霍從軍道:“他們不說,我們就走的慢點,盡量多觀察。”
同時也吩咐小富,“技術方麵的事不用你看,多看看環境,看看他們在設備的陳列上、材料的堆放上有什麼優點。”
他們四人都是一樣的心思,盡可能的多學些東西回去,大家夥都同時放慢了腳步。
接待人員帶著翻譯還有何司長吳副總他們走出去好一段距離,這才發現少了幾個人。
那接待人員微笑著說了串話,翻譯說道:“他說這裏快下班了,如果我們走的慢了今天就參觀不完了。”
霍從軍小聲道:“聽見了吧,人家是帶著我們參觀呢,可沒打算讓我們學習。”
向眾人笑道:“剛才小富崴了下腳,走不快。”
小富極為配合,馬上變得一拐一拐的,臉上神情痛快,想走快又走不快的樣子。
何司長關切道:“要不要緊,回去以後讓醫生給你看看?”
霍從軍道:“何司長,他可能傷著了筋,外麵看不出來。”
這下何司長也猜到肯定有情況,說道:“不能走就走的慢點,大不了我們明天再來參觀。”
和翻譯道:“小宋,你問問他們行不行?這位小同誌的腳崴的厲害,今天是參觀不完了,明天我們接著參觀。”
翻譯和對方說了,那個接待人員嘰裏軲轆說了一堆,小宋翻譯道:“他說要向上麵請示一下。”
何司長道:“那行,讓他請示吧。”
小宋又翻譯了,那個接待讓助理暫時接待,鞠躬後離開了。
這下霍從軍他們幹脆不走了,在車間裏仔細察看著剛才沒弄明白的地方,孫寧則掏出一早就備好的筆記本開始記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