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是84年,當時我和劉船止還是好朋友,我們都從雜誌上看到了國外發展計算機的新聞,就也想在國內開辦這個行業,我就去找了周所長和他談了這件事。
我是研究所的老人,也曾為所裏做了些貢獻,周所長聽我說完之後,就表示會大力支持我搞發展,他從所裏的科研資金裏劃拔了130萬給我,還劃了一間三百平米的大房子,讓我放心創業。”
說到這裏,王樹和站起身,走進臥室開始翻找東西,片刻後回到客廳,將手裏的東西拿給霍從軍看。
那是一份開辦企業的申請表,蓋著有關部門的大紅章,基本信息處確實填寫著資金總額130萬,負責人是王樹和本人的名字,下麵明確標著是全民所有製,這說明耳關和很多其它的企業一樣,也是一家國有企業。
王樹和繼續說道:“一開始就能拿到這麼大一筆創業資金,我和張祖祥還有劉船止都非常高興,我們就琢磨著怎麼能把這批資金運用好。當時我們就去進口了一批計算機開始售賣,那些黴國佬都精得很,給我們的價格非常高,而且還有很多附加條件,我們能賺取的利潤非常薄。
再加上國內能用到計算機的行業並不多,銷售一度陷入困境,資金也出現了積壓。那個時候,劉船止就提議要另辟蹊徑。”
霍從軍想到了孫宏斌說的那些事,問道:“是什麼蹊徑?”
王樹和挺不好意思的說道:“就是倒賣。”
他歎了口氣,又道:“當時劉船止提出這個意見的時候,我和張祖祥都表示反對,我們是正經的全國企業,怎麼能去做違法的勾當。劉船止就開始說服我們,說所有人都在倒賣,我們隻是跟著大流算不得違法,就算上麵真的要查,也不可能一下查到我們頭上來;
他又說這麼做也是為了公司的發展,並不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我和祖祥一聽也有幾分道理,就同意了。”
說到這裏,王樹和又重重地歎了口氣,顯然對當年的中特別的後悔,他繼續說道:“後來我們倒賣過不少物資,也確實賺了一些錢,但沒有預想的那麼多。在倒賣這個行業裏,到處都是騙子,很難不上當。”
對於這些霍從軍也都了解,在倒爺橫行的那幾年裏,大家講的都是關係,有關係的去找關係,沒有關係的拚命拉攏關係,隻要能拉到關係,那就代表著馬上能發家致富,也因此催生出一大批的掮客,他們個個高深莫測,好像掌握著很多的內幕消息,實則真假難辨。
在那個瘋狂的倒賣年代,可以說所有人都失去了良知,眼睛裏隻剩下了錢,所謂利欲熏心,有很多人為了從掮客那裏得到內幕消息而上當受騙。
王樹和說道:“後來我覺得這樣不對,就算最後我們賺到了錢,那也是偏離了開創計算機公司的初心,就不再參與任何倒賣,這麼一來,公司就再次陷入了困境,那幾年隻能勉強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