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山中(1 / 2)

兩天時間如白駒過隙,當我背著一個大大的登山包站在麵包車門口的時候,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向了我。“咋,咋了,幹嘛都這樣看著我?”我被看心裏直發毛。“不是,楊兄弟,你是去旅遊嗎,怎麼帶這麼多東西?”張九一臉的目瞪口呆。多嗎?我看向他們五人,隻見五人背後一水兒的藍色背包,包下又斜掛著一個用黑布裹著的長條狀物體,簡約的不能再簡約。好吧,是有點多。

不過這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被老駝子安排上車之後也就淹沒在了汽車的引擎聲中了。車上依舊是一片沉默,每個人或扭頭望外或閉目養神,神情各異隻有眉毛都是皺著的,顯然都在思考問題。我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快速倒退的矮樹,想起了老駝子臨走時那意味深長的一眼。老駝子從不做多餘的動作,他的眼神中有什麼意思呢?

就這樣,帶著這個疑問我想了一路後來停止了思考,不是想到了,而是車停了。魏市最高的山太極山就在眼前,看著還略帶白雪的山頂,我再次陷入沉默。因為太極山實際範圍也不小,所以當地公安局給安排了導遊,順便提一句,我們這次是以地質勘探員的身份進山的。

行進在山中凹凸不平的石道上,導遊一直在介紹這裏有名的景色,例如“奇人石”、“叫喊泉”等等。導遊姓張,五十多歲,世代居住在太極山腳,因為常年在山中謀生活而變得黑瘦精幹,一雙眼睛明亮有神,走起路來步步生風。“我們這邊呐以前苦,就是靠山吃山,這整座太極山我不說別的,連哪兒有個石頭縫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後來啊人民政府的好政策推行,我們的日子這才有了起色,不用再看老天了。”張叔很健談,一路話就沒停過,還一句重篇的都沒有。我心中暗想,這要是往相聲界發展,肯定也是扛把子級別。

走了將近半天,我們停在了一處溪流旁稍作休息,張叔抬起礦泉水瓶咕嘟咕嘟地喝了幾口指著溪流道:“這水雖然沒名兒,但是上遊有名兒,它的上遊就是大名鼎鼎的‘太福洞’。相傳那裏以前因為蝙蝠多就一直叫‘蝙蝠洞’,到了清朝的時候,這裏來了一位欽差大臣,嫌棄蝙蝠二字俗氣就一揮筆改成了‘太福’。”聽罷,我們不約而同地確認了一下眼神。

蝙蝠喜陰,通常在陰氣充裕之地聚集;而作為地下河流的源頭,往往擁有滋養陰氣之能。古勘輿有言:山之陰,地之眼,極陰有水常流以滋,從而常人不可進,進之則陽氣絕。而地眼這種陰中之陰的地方又適合滋養鬼類屍類,所以極有可能存在屍羽子她們的老巢!我伸手探進水中感受了一下,果然,這水並不是平常溪流那般清涼,而是如寒冬臘月的冰水般刺骨。其他人也同樣伸手試了試,表情清一色的凝重,我知道他們在擔憂什麼,越是這種地方越是能滋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