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龍想了想說道:“我想這條路徑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條路並不安全,因為所有人都有從眾心理,大家都認為從中才是安全的。現在人都講究效率,他們不願意給孩子慢慢成長的時間,不願意讓孩子用熱愛去驅動生命……我覺得把一個孩子培養的他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知道自己的天賦特長是什麼,知道自己熱愛的是什麼……一個由興趣和熱愛作為動力去探索世界的孩子,他離幸福和成功,是最近的,隻有熱愛能讓孩子持之以恒、並全力以赴。我將來的孩子,我會讓他們遠離地獄般的選拔製度,我不會讓這種壓抑的環境給他心裏帶去創傷……”
聽了趙瑞龍的話,趙立春撇了撇嘴:“你還是先有個孩子再說吧,就會跟我紙上談兵……”
趙瑞龍很想回懟一句,兒子都倆了,但是怕趙立春刨根問底,所以趙瑞龍閉上了嘴不再說話。
就在這時,家裏電話響了。
趙立春接了電話之後,聽到對方的話直接微微皺眉:“你說漢東大學門口幾百萬修的人行天橋沒人走?怎麼回事?”
電話對麵說道:“我也不清楚啊,當初學校一名曆史係的教授因為過馬路被撞,所以才開會討論給馬路上方搭建一座天橋,誰也想不到天橋建好之後,卻沒人走,學生和一些老師該走馬路還是橫穿馬路……”
“行,我知道了。”趙立春掛斷了電話。
一旁趙瑞龍哈哈一笑:“爸,你可知人們為何不願走天橋?”
“你知道原因?”
趙瑞龍點了點頭:“當然,除了那些穿裙子怕走光的不願意上天橋,在我看來,按照人性的弱點,所有大學校園的門口,就不應該修天橋,而應該修地下通道,我保證修了地下通道,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和老師都會走。”
“為什麼?”趙立春疑惑不解。
趙瑞龍解釋道:“我們所有人都有慣性思維,就是做事的第一步,如果覺得輕鬆的,人們都喜歡去選擇。凡是第一步必須要付出的,人們都會主動回避。其實走天橋和走地下通道都是一樣的,都有上坡和下坡,前麵上坡付出了,後麵下坡就會輕鬆一些,而前麵下坡舒服了,後麵上坡依然需要付出爬坡的力氣……”
趙立春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些第一步選擇艱辛的人,當他們爬坡結束走到平地,會覺得很舒坦,再走下坡會覺得特別值;而那些第一步選擇下坡舒服的人,當他們最後走過通道需要爬坡付出時,他們會覺得他被剝削了,他會感到沮喪和懊悔……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個很嚴重的思維問題……”
“……”
父子二人閑聊一番,趙立春便去上班了,趙瑞龍則是繼續盯著恒生指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