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感天動地的華山淚雨(8)(1 / 1)

尾聲:從大逃港到大開放

三、省委書記與大隊支書的一場辯論

“習書記,你也是吃過苦的,所以,我才對你講了這些真話——咱們共產黨政策要還這樣下去,還不改,人都會跑光啦!”

“不聽彙報了——”習仲勳擺擺手,對圍著他的一大群縣委幹部說,“別都圍著我。你們光用耳朵哪行,得用眼睛,最主要的得用這——”他拍拍腿杆子,“同我下農村去——”

本來,寶安縣委想對這位遭受過迫害的“老一輩革命家”表示一下敬意:準備第二天去“考察”南山“荔枝”的生產,第三天去“考察”沙井“蠔”的生產……

監獄的生活卻告訴這位省委書記,那些“陽光”下的東西恰恰是不用看的,會看的領導要看陽光背後的東西。

“你們第一書記叫什麼?對,叫方苞。行,就方苞你——領我到你們最亂的農村去看,哪兒最亂去哪兒——”

方苞琢磨:這可是來了個“石”(實)書記呀。那就領他去沙頭角一帶看吧。

汽車沿著邊境往前行。前麵是一大片一望無際的蘆葦,蘆葦叢中,不時傳出來警犬的叫聲。

習仲勳拉開窗簾,從車窗中望去,蘆葦地上蹲著幾個衣服襤褸、像叫花子一樣的農民。

“你們又抓人啦?”習仲勳對抓人特別敏感,“停下——我要去看他們。”

三個農民被反綁著手蹲在地上,旁邊兩個背槍的民兵跑過來敬禮:“報告首長,偷渡的,剛剛抓到——他媽的,看你還跑!”順勢在逃港者屁股上踢了一腳。

“哎——你怎麼踢人啦!”習仲勳喝道,“你們要訂個製度,不準打人。”

“訂了,說了好多遍了。”方苞趕緊回道。

“好多遍,好多遍就要執行嘛!”習仲勳不高興地說,又繞著三個農民看了一圈,“把手解了——”民兵便上前給偷渡者解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