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靠近市場,幾乎是隔著一條胡同推出來很方便。

而且院子裏居然還有自來水管兒,這可是難得的。

院子裏隻有兩間房,房子倒是不是很寬敞,但是如果母女倆在這兒住的話倒是也算方便。

馮翠花已經想好了,回去之後她就把婦女主任的這個職務給卸了。

自己好好的幫著閨女過日子。

自家兒子她都不擔心,最擔心的是閨女,閨女跟前還有仨女兒,她總不能都不管。

尤其是閨女一個人肯定很辛苦,有自己幫忙還好一點兒。

如果能行的話,她恨不得讓江大福把生產隊長也辭了。

畢竟他們兩口子為村裏也做了這麼多貢獻,可是村裏人每次麵對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不遺餘力的先指責生產隊長。

雖說是為人民服務,可是他們隻是普通的老百姓,沒有那麼高的覺悟。

人心總是會涼的。

而且如果兒子們到縣城來做生意,到時候來串門兒,住一住也沒啥問題,算是個落腳地。

打定主意馮翠花和江秀敏立刻把院子租了下來,而且一租就是兩年。

母女倆把屋子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這才回家。

知道妹妹那邊居然都租好了房子,幾兄弟不得不承認,反而是妹妹最有幹勁兒,妹妹說幹就幹,這才幾天的功夫呀。

老大二話沒說,也跟村裏商量著想把魚塘承包下來。

本來江大福是準備這個隊長不幹了。

可是誰知道,就在他準備召開村民大會的時候。

上級領導來了,他們村子這一次表現過於突出。

雪災的時候再江大福的帶領之下,基本上保全了大多數村民,死傷的村民在極少數。

在周圍受災的村子當中算是佼佼者。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重建活動基本上沒有用縣裏給多少錢補貼的那些錢不光從建了村子,而且建得非常好。

他們的磚窯和石灰廠現在也都開始盈利,算得上是掙的錢可以還給政府,彌補政府當初為村子付出的那麼多的資金。

光是稅收這一塊兒就很讓人驚豔。

畢竟他們的磚場和石灰廠現在是供不應求。

多少拖拉機,馬車,牛車都在那裏排隊,甚至連城裏的大卡車都在那裏排隊。

縣裏了解到情況以後,對於江大福這個生產隊長那是大為驚歎,沒想到一個農村漢子這麼有眼光,這麼有胸襟。

縣裏麵的記者還專門跟著來采訪,而且江大福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嘉獎。

本來要辭職的江大福居然被縣裏的領導大肆表揚。

同時覺得江大福這樣的人才留在村兒裏有點兒屈才。

這樣的人應該調到縣裏去幹點實事。

江大福一個生產隊長,居然能讓村子裏早早的家家戶戶都能住上磚瓦房,而且還給村裏人創收入。

救了這麼多的人,逃避了災難。

無論是哪一狀,哪一件拿出來都值得表揚。

這樣的人才留在村兒裏那是屈才,於是縣裏的現場大筆一揮。

江大福直接被調到了縣裏。

正好這一次的災難之後,縣裏的水果罐頭廠缺一個廠長。

老廠長調走了,可是新廠長還沒有人選,一般來說廠長這個位置自然是香餑餑,多少人搶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