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院子裏擺放的東西大概知道有做衣服的,有做襪子的。
還有各種各種盆盆罐罐以及小商品。
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還別說,進進出出的看了好幾家,大概能看出來,來這裏進貨的人還真不少。
到處都是人,每家的院子裏都有人頭攢動。
這種加工廠都是家庭式小作坊,一看就能看出來,也就三五個人。
兩個人一邊跟著這些人進進出出,一邊隨口問著打聽,也聽別人問,這樣也知道一些行情。
兩人看了一陣兒,決定晚上先住下來,在這地方住隻能找招待所。
兄弟兩個擠了十人的房間。
晚上就在外麵湊合著吃了兩碗麵條,其實人家這裏吃米飯,但是算了一下麵條便宜,米飯的話得要炒菜。
兩人可舍不得1分錢。
兄弟兩個吃完飯就在門口蹲著抽煙,一邊兩人小聲的商量。
果然和江小小所說的一樣,他們要想做生意就得多看多學。
所以起碼也得在這裏再踅摸個兩三天。
每一家都看完了,自己心裏有底,對價格以及買賣方式了解,才能對於以後做生意有個底。
兄弟倆起早貪黑,早上早早的就洗了臉,出去吃了早飯,就開始在每一家的小作坊進進出出。
首先是摸價格,其次是摸商品。
還別說,三天以後,兄弟兩個心裏大概有數了。
兩個人把做生意的目標定在了兩個方向。
老三準備賣襪子,襪子這東西是按斤稱的。
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算的。
自己一次大概能扛兩麻袋,但是這兩麻袋已經算是極限,一麻袋差不多有200斤左右。
這年頭兒肯定不能通過貨運站。
像這種麻袋自然是直接塞到火車上,所以自己一次最多也就隻能攜帶兩麻袋。
當然除非他們一次進貨比較多,也可以通過貨運站,但是貨運站的話就要慢一些,起碼不可能他們倆火車道這貨就立馬到。
而老四則是看上了自行車。
他們也萬萬沒想到,這裏居然也有賣自行車的。
這些自行車的零配件帶回去之後自己組裝,組裝成一輛自行車。
進價和外麵的賣價相差大概有80塊錢到100塊錢。
看著是挺難,但是看人家老板親自現場組裝。
技術那麼熟練,一輛自行車用不了倆小時就組裝完成。
老四從小就喜歡鼓搗一些這種機器的東西。
這會兒看著這個自然很向往。
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自行車成本比較高。
一輛自行車現在外麵賣的價錢280塊錢到380塊錢不等。
這進價差不多一輛自行車要 180~200。
也就是手裏這400塊錢。
即滿打滿算最多也就兩輛自行車。
可是掙的也不少。
這樣一趟的話,下來至少能掙160~200塊錢,再去掉路費和開銷的話,算下來至少能掙150。
如果一個月自己跑個三趟到四趟的話,差不多能掙450~600。
一算這筆賬,老四自然就心動了。
又能學到手藝,又能長久的幹,這年頭兒買一輛自行車多難呀。
老子想了想,和三哥商量了一下,他決定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