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換(2 / 2)

康梁倒也豪爽,一晚就一晚,命侍衛牽出馬匹,讓李正坤騎,二鬼並轡往渾玉關而來。

對兩千國師府衛隊,必須謹慎處置,康梁畢竟保持著守關大將的警覺,跟李正坤商議,命國師府衛隊先行出關,在關外紮營,康梁安排鬼兵送酒食糧草,並贈送馬匹,以慰勞弟兄們。

李正坤大喜,命傅皮回營,傳達軍令,並將隊伍帶出渾玉關外。

來到渾玉關城,康梁在將軍府大擺宴席,招待李正坤。

席間,李正坤終於弄明白為什麼遭受襲擊。

康梁告訴他,國師府兩千金甲武士往回頭走時,便有探馬報與他。

康梁受陰天子重托,不在守關,主要職責在於防範萬方山上的十三位開國之君,防止他們聚眾生亂,擾亂陰律。因此,康梁得報,不敢大意,立即帶領兩千騎兵趕來相拒。

李正坤紮營之後,康梁也在二十裏外下寨,並安排哨探窺視李正坤兵營,卻見不到軍隊旗號,為了一探虛實,康梁便派出幾百騎兵夜襲李正坤,以驚擾於他。嗬嗬。

原來如此,李正坤不覺大鬆一口氣,也非常佩服康梁的警惕性和用兵方略。

酒過數巡之後,李正坤問康梁,覺得他白天身上穿的金甲有些眼熟,似乎跟國師府的盔甲差不多。

康梁告訴他,那身金甲正是國師爺出關上昆侖山時所贈,他非常喜歡,手下將士也都羨慕不已。國師回軍時,本想請國師宴飲,可國師竟不給情麵,攙留不住,原本還有些氣惱,未曾想國師卻又回轉來了,卻又因醉酒不能來赴今晚之宴,殊覺遺憾。

李正坤腦中忽冒出一個主意,說如此如此,康梁又驚又喜,半信半疑。跟康梁一起陪飲的將領也都欣喜若狂,連連向李正坤敬酒,說沒想到李大人年少英雄,卻又膽略過人,智謀超常,總之極盡恭維讚揚之能事。嗬嗬。

第二天一早,康梁命點起一千餘匹馬,跟昨天慰勞時送到李正坤軍營的數百匹馬,正好湊成兩千之數,有了這兩千匹馬,李正坤的兩千步卒便全部變成了騎兵,不僅戰鬥力大增,而且行軍速度跟過去相比,有著雲泥之別,能夠更快趕到當陽城。

康梁又點起五百騎兵,命牽著馬匹相送李正坤,並運回李正坤的回禮。

回到軍營,兵士們看見又送來一千多匹馬,全都欣喜若狂。昨晚康梁雖也送來幾百匹馬,但僧多粥少,傅皮又傳李正坤將令,命優先給傷兵騎乘,哪裏能輪到自己,正懊惱,沒成想今日一早,李大人又弄回這麼多馬來,達到了每鬼一匹。哈哈哈,看來李大人沒說錯,跟著他便是上天堂。

鬼兵們歡欣鼓舞,興高彩烈,軍營裏全是稱頌李正坤的聲音。

傅皮卻愁眉苦臉地坐在帳中,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這一千多匹馬可不是康梁白給的,李正坤假托國師之名,要用兵士們身上的金甲換康梁的馬匹。兵士們身上的金甲可不是一般的盔甲,乃是國師府專為衛隊特別設計、特別製造,精良而漂亮,又個性十足,無論走到哪裏,隻要一看這身金甲,便知是國師府親兵,無論哪級衙門,都得給幾分麵子。

也就是說,這身金甲就是士兵們身份高出一等的象征,現在突然要他們脫下來交換馬匹,估計士兵們打死也不願意。可李正坤又嚴令傅皮執行,傅皮擔心士兵們將氣撒在他身上,冒著違令之險不願去,坐在帳中發愁。

李正坤突然從外麵奔入,罵道:“我四處尋你,你卻哭喪著臉躲在這裏,快去傳令,康將軍的騎兵還等著拿盔甲回去哩。”

傅皮說了金甲對士兵們的重要性,央求李正坤收回成命。

李正坤說昨晚你不在將軍府,沒見那場麵,我一說出用金甲換馬匹時,從康將軍到他手下將領,都高興得快得失心瘋了。老爺我言出必行,豈能出爾反爾。

嚴命傅皮速去傳令,並曉諭全體士兵,隻要有馬匹,便能快速趕回當陽城,到時候老爺會給每一名士兵重新製作一套盔甲,包管比國師府的金甲還要鮮亮堅硬。

傅皮無奈,隻得來到軍營,照李正坤所說,對士兵們鸚鵡學舌。

士兵們果然都不願意,說既然馬已送來,不給盔甲他們能怎的,翻身上馬跑就是了。

這他媽什麼兵,又漏出屌性來了,李正坤隻得親自出麵,嚴命士兵們脫下盔甲,並鄭重表態,回到當時城後,會給他們發一身新甲。

主帥出麵,士兵們沒有辦法,也不敢不遵李正坤的將令,隻得戀戀不舍地脫下金甲。

康梁的兵見了,欣喜萬分,立即將士兵們脫下的盔甲裝上帶來的數百輛馬車,卷塵而去,好象生怕走得慢了,李正坤的兵會反悔似的。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