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流落張家(2 / 2)

林珍娘聽她這麼說,也不禁唏噓不已。

到了中午張伯回來,帶回來了鹽巴醬醋等當用的物品,還買了一刀豬肉,一個小孩子玩的撥浪鼓兒。

聽張嬸說珍娘以後就在家裏住下了,張伯也高興得合不攏嘴。還說憑白得了這麼懂事的女兒,還有外孫兒,真真是燒了高香了。

張伯把撿回來的兩個包袱交給珍娘,珍娘把衣物留下了。

她把包首飾的包袱解開,對張伯說:“以前我說過的,東西要是尋回來了,你我一人一半。現下您們二老留我們母子住在家裏,家裏的吃穿用度肯定要比以前多了。這些東西,這個玉鐲我留下來,這是當初成親時婆母送給我的。其他的您就都收起來,留著添補家用吧!”

張伯聽珍娘這樣說,正色道:“珍兒這說的是什麼話,分什麼你的我的。你和潤兒能來咱家裏,我和你張嬸高興還來不及。你看咱家現在多好,一家子熱熱鬧鬧有說有笑的,比什麼都強。吃穿用度上咱省省就能過活。東西你收好,潤兒還小,以後肯定會有用到的地方。”

珍娘聽了張伯的話,一時感動不已。她說:“既然張伯這樣說了,我就先收起來,留著日後應急吧。”

林珍娘帶著潤兒,在張家落下了腳。到潤兒長到四歲,正逢春日,林珍娘掛念娘家的老父老母,就雇了輛馬車,帶著潤兒回了林寨娘家。到了家才知道,父母因為自己幾年來杳無音信,思念成疾,一年前已經先後離世了,是她的堂兄給他們辦的後事。

林珍娘帶著潤兒到父母的墳前磕了幾個頭,痛哭了一場,從此後再也沒有了牽掛。

從林寨出來,林珍娘又回到杜家堡,給杜林貴和杜黎氏燒了紙錢,托了族親照管自家的田產祖屋,便又帶著潤兒上路了。

林珍娘的打算是,張伯和張嬸年紀一年比一年大了,她想回到張家,再陪張伯張嬸幾年,等他們百年之後,再帶著潤兒回杜家堡來好好過活。

張伯張嬸看到珍娘帶著潤兒又回來了,頗感意外,更多的是激動。他們以為林珍娘母子這次回去不會再來了。

到了深秋,張伯在一次打獵時不幸落下山崖,摔斷了雙腿,醫治無效,癱在了床上。張嬸因憂心張伯的病情,也病倒了。

林珍娘忙裏忙外,幫他們求醫問藥。當初留下來的金銀細軟,也當的差不多了。

然而挨到年下,張伯終是沒能熬過年關,撒手去了。

張嬸本來就病著,張伯一走,她再也沒有了支撐下去的力氣,殘喘著過完春節,剛剛過了元宵節,也追隨張伯而去。

林珍娘替張伯和張嬸辦完後事,身邊的積蓄已經所剩無幾。她覺得現在可以帶著潤兒回定遠縣杜家堡了,就又雇了馬車,母子倆回到了杜家堡。

回到家裏,卻聽鄰裏說,杜黎氏的侄兒黎致遠幾年前考取了功名,現下在上京城裏做大官。因他從小父母雙亡,是姑母把他養大的,發達了也不忘報恩,托地方上的官員照應杜家。前幾天就有縣上的官員來杜家堡查看,說要幫杜家翻新祖屋,修整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