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開始前,不少媒體都是活躍起來,開始收集東寧高中和京都附中的資料,拿到一起比較。
他們在預測雙方獲勝的幾率大小,東寧高中能夠擊敗申洋中學,其實已經足夠資格和京都附中一戰,隻是他們的底蘊還是太淺了,雙方資料一作對比,優劣勢徹底顯露出來了。
和東寧高中比起來,京都附中有太多的優勢了,首先是場地優勢,畢竟還是京都地區,球迷還是京都人為主,然後就是大賽經驗,東寧高中可是第一次進入全國性大賽。
除此之外,還有陣容深度,球隊底蘊......這些都是東寧高中所欠缺的,所以他們要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也不是所有媒體都是這樣的態度,至少關東省內的體育媒體還是堅定的站在東寧高中這邊,畢竟是自己家的球隊,況且東寧高中能夠走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人生贏家了。
不過還是有人指出,隻要黃熙洋和唐廷銳配合得當,東寧高中還是有機會贏過京都附中的,上一場對陣申洋中學,依靠的就是這兩位球員的出色發揮。
對於這樣的說法,大多數人還是嗤之以鼻,但黃熙洋和唐廷銳的實力,眾人還是給出了高度評價,認為將來黃熙洋和唐廷銳有機會勝過瞿航和韓洋,不過那是將來,現在還是瞿航和韓洋更勝一籌。
不管外界的風言風語傳的如何誇張,兩支球隊都沒有任何表態,他們都在默默訓練著,備戰這最後一場比賽。
盡管東寧高中底蘊不深,京都附中依然沒有掉以輕心,三年才等來一次的全國大賽,他們必須要嚴陣以待。
很快,決賽的日子到來。
東寧高中一行人早早到達京體中心,同樣提前到來的,還有京都附中的球員,雙方的大巴車,在場外馬路上擦肩而過,隨後在不同的入口進入球館。
與此同時,京都市區內,有不少人往郊區趕,奔赴京體中心。
這些人大多數是一些媒體記者,也有不少是一些職業球隊和半職業球隊的代表,或者某一所大學的教練,他們的目的都是這場比賽,隻不過每個人的任務目的不一樣。
另一邊,不少籃球愛好者都是趕往京體中心,平日裏空無一人的郊區道路此刻竟是出現了塞車。
林雅兒等人幸好跟隨球隊早早到達球館,不然此刻就被塞在球館外了。
京體中心可以容納將近兩萬人,此刻的上座率竟然接近百分之七十了,也就是說這場比賽,吸引了上萬名觀眾到來,當然還沒有算上那些還在路上塞車的球迷。
也正是因為人太多,組委會的工作人員都快跑斷腿了,一時要安排比賽進程,一時又要引導媒體記者落位。
最後還是官方緊急調動了一群誌願者到來,這才將現場安排的妥妥當當。
和球場的喧囂比起來,更衣室內就顯得十分安靜,東寧高中眾人換好衣服,有人在聊天,有人開始做一些熱身動作,雖然一切都很自然,但是他們臉色並不自然,畢竟這是決賽,誰也淡定不下來。
老何看著大家緊張又裝作自然的模樣,想說幾句話安撫一下眾人,可站起來之後,發現自己也緊張的手抖,隻能走出更衣室透一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