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就讀的小學的那個暑假,喬母與喬父有商量過要不要搬家,換一個地方供喬卿清上學。
可是當時喬父的事業屬於上升期,而且姐姐喬欣已經適應了小學的生活,因此這讓喬母很為難。
經過在幼稚園裏發生過的種種事件之後,喬卿清的性格變得孤僻起來,就連喬母和喬父都很難與喬卿清進行最基本的溝通,就連姐姐喬欣都有一種被妹妹喬卿清疏遠的感覺。
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喬卿清分到的班上有許多熟悉的麵孔,正是跟她就讀同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
果不其然,並沒有超過兩天,喬卿清在幼稚園時做過的那些事就在班上流傳開來,甚至越鬧越大。
就連同年級不同班的同學都紛紛前來圍觀,並且嘲諷喬卿清。
喬卿清總是選擇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裏,別過頭看向窗外的風景,就假裝鬧哄哄的氣氛與她無關一樣。
一周後,班主任老師出馬平息了這場風波。
喬卿清總是在大家玩鬧的時候,獨自一人在座位上練習寫字,要麼就是坐在那裏看課外書。
是老師們眼中的好學生,卻是大多數同學的眼中釘。
因為她的這些行為,導致他們的課外閱讀作業大大增加,因此他們就非常的討厭她。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喬卿清因為生病請假沒有來學校上課,可等她康複後來學校上課的那一天早晨,組長前來找她收作業本,卻不知喬卿清根本就不知道作業是什麼,更別提什麼作業本了。
她直接無視了喬卿清滿臉疑惑的小表情,轉身就去找課代表彙報情況,說到喬卿清的時候,口吻都是陰陽怪氣的,就連臉上的表情都透露出無比的嫌棄。
有明事理的課代表,就會如實向科任老師彙報情況,他們不會真正相信某些組長的片麵之詞。
老師會利用自習時間或者課後時間,讓喬卿清將漏掉的作業補寫並上交。
從而導致喬卿清當天的作業量增加,受到了班上不少同學的嘲笑。
臨近小學畢業的前幾天,班上的同學們都會自發帶上一本同學回憶錄來班上,讓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都給自己留下珍貴的回憶與祝福。
隻有喬卿清,她並沒有帶同學回憶錄來班裏,也沒有主動接受任何一位同學的邀請。
因此,很多同學都選擇跳過她,直接讓下一位同學幫自己填寫。
初一剛開學沒多久,舉行了一次摸底考試,喬卿清十分輕鬆的拿到了班上的最高分。
當時與她同桌的女生,都一臉崇拜的看著她。
當時與喬卿清在同一班的同學裏,有曾經與喬卿清是同一個幼稚園畢業的小朋友的鄰居、朋友、同學,他們多少從那些人口中聽過關於喬卿清的事跡,因此一開學就特別排斥喬卿清。
因為喬卿清摸底考試特別優異,因此班主任就命喬卿清擔任班長一職。
喬卿清這一班長一職一當就是三年,一開始同學們都是非常積極配合的,隻有極少數人不會積極配合她的工作。
漸漸的,不知道是從哪裏掀起的浪潮,讓原本已經習慣喬卿清管理的同學們,變得十分的叛逆、難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