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敗人散無去處,關帝廟裏把身安(1)(1 / 1)

兵敗人散無去處,關帝廟裏把身安

在寧波郊外,浙一師和浙三師都已經整裝待發了。兩軍布開了戰局,隻等師長一聲命令,就準備開戰。

戴春風正縮在戰壕裏,懷抱著一支漢陽造的槍,興奮卻又緊張地等待著。興奮是因為他喜歡這種將要殺人的感覺,刺激血腥,讓人充滿期待。但是他從來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鬥,連用槍都隻是剛剛學會瞄準。自己在這次戰鬥中是否能夠平安存活?是否能夠建功立業?這一切都沒有定數,全看他的運氣。

戴春風認真擦拭著懷裏的槍。他知道自己的性命全都寄托在這支槍上了。其實這種槍的質量並不好,而且響聲很大,容易暴露目標。槍倉裏隻能裝五發子彈,每打完一槍還要拉槍栓退彈殼,五發都打完了還得再安上新的彈藥。在戰鬥中太浪費時間,而且容易貽誤戰機。所以隻給新兵派發這樣的槍支。

戴春風也明白自己的資曆不夠,不能像那些將領一樣坐在後方指揮戰局,隻能衝在戰線的前鋒。但是他也絕不甘心就這樣成為了敵人的刀下鬼,他還有很大的抱負需要完成。

戰壕中的其他人也都屏氣凝神,大家都懷著各自的心思,卻不敢發出一點聲音。忽然聽見一聲衝鋒號響起。也不知道誰率先跳起來,喊了一聲“殺~”就往前衝去。戴春風糊裏糊塗地也跟著加入了戰鬥中。

當鮮血流成了河,身邊朝夕相處的戰友一個個地倒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就成了機器,隻懂得機械地開槍、閃避、再開槍、再閃避。除了保命,戴春風已經沒有太多的私人雜念。他被骨子裏一股狠毒的勁兒驅動著盡情地殺人,連身上掛了彩都不覺得痛。他的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殺死敵人,保住性命。”

這場戰鬥進行了很久。因為浙三師防守充分,整座寧波城固若金湯,易守難攻。潘國綱見士兵都已經疲憊,於是在隊伍中下了死命令:“今天無論如何,就算隻剩下一個人,你們都得把城池攻下來!你們中間有沒有不怕死的?願不願意用個人的性命去換來全軍的勝利?難道我潘國綱的隊伍中,全都是膽小鬼嗎?”

立刻就有幾個人跳出來喊:“我去!”“誓死效忠北洋政府!”“一定要殲滅叛徒!”

而在角落裏,戴春風忽然清醒過來。他心想:死?不,我今年才21歲,什麼都沒做就這麼死了,多不值得啊。他一直往後縮,低著頭,故意避開潘國綱和士兵們的目光,裝出一副受傷嚴重,難以行走,疼痛難忍的模樣,倚在戰壕邊不停地大口喘氣。

不一會兒,被挑選出來的士兵成立了一支敢死隊,近身攻城。戴春風等人就在下麵支援。他眼看著一個個戰友爬上去,一具具屍體掉下來,心裏越發打起了哆嗦。沒想到不一會兒,浙三師又反守為攻,向浙一師發起了攻擊。戴春風混在一群抱頭亂竄的敗兵當中,慌不擇路,束手就擒,被關進了浙三師的大牢。

對於統帥潘國綱來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那次失敗隻是他的戰爭生涯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教訓。但是對於心高氣傲的小卒戴春風來說,出師未捷反被敵人俘虜,簡直是他人生中的奇恥大辱。

關在浙三師的牢獄裏,就像關在十九層地獄一般,暗無天日。戴春風小時候雖然淘氣,但家裏還是千疼萬寵的,何曾讓他吃過這份罪?牢房裏沒有枕頭被褥,隻有稻草堆成的“床”;沒有專門的茅廁,大便小便都是在牢房的角落裏隨地解決。因為浙江天氣潮濕,房間裏充滿了發黴腐爛的氣味。臭蟲、跳蚤、蚊子和蒼蠅都把這裏當作它們的樂園,在稻草堆裏盡情繁殖。

環境的惡劣還是其次,讓戴春風更加受不了的是浙三師的士兵們對他們的侮辱和嘲笑。他們送來的飯菜都是餿的,常常一整天都不給一口水喝。而且浙三師的士兵對他們這群俘虜總是頤指氣使,指手畫腳,嘲弄他們不會打仗,甚至痛責毆打戴春風他們,責怪他們殘殺了自己的戰友。

在這樣身心備受摧殘的環境中,俘虜們年輕的身體還扛得住折磨,但精神上的重壓卻會讓一個人垮下。戴春風所在的監牢裏一共關了20多個人,其中一個才十多歲的孩子就預先崩潰了。他每天大哭,哭訴自己沒有聽家裏的話跑來當兵,每天嚷著自己不想死,隻要讓他活下去他什麼都幹。每天聽著他的哭喊,戴春風的心情也頗不好受,他也希望能快些回到江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