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組社結團多作惡,臭名昭著十裏聞(1)(1 / 2)

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但是戴春風知道自己如果永遠這樣下去,是絕不可能有出路的。經曆過流浪生涯的他再一次要麵臨人生道路的抉擇。是在家務農,還是再去當兵?是去杭州找秘密會社的師父,還是再回到學院讀書?戴春風和母親的意見是完全相左的。戴春風固執地要去拜師,母親的意見卻是做一個教員比較保險,不用像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樣靠天吃飯,也不用像當兵的那樣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輕輕鬆鬆就能混口飯吃。想到這些,她堅決要戴春風去參加衢州師範學院的考試,而且那裏的教育是免費的,如果考上了,還能為家裏節省一筆開銷。她堅持認為這才是兒子最好的出路。

孝順的戴春風沒有忤逆母親的意思,他順從地聽了母親的意見,裝作一副虛心求學的模樣開始備考。

當時考師範院校的多半是窮人家的孩子,並沒有受過特別好的教育,跟他們比起來,曾經以班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浙江省立一中的戴春風格外有優勢。等到放榜之後,他果真赫然列在第二名,這可把他的母親高興壞了。

1919年,戴母把他送上了去往衢州的船。戴春風始終保持著順服謙卑的姿態,恭敬地應答母親關切的叮嚀。但是,當船一離開碼頭,他立刻把錄取通知書撕成碎片丟進江裏,跳上了開往杭州的船。

但是事情並沒有完全如他所願。歪帽混混給他的那個地址是錯的,他到杭州後,沒有找到那個師父。他跟人打聽,更被人當作是黑道上的小混混,要不對他不理不睬,要不就讓他滾遠一些。戴春風無奈趕回衢州,卻又已經錯過了當年的報名時間。他心想: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於是他背上行李,瀟灑地又開始打流的生活,一麵打工存錢,一麵尋找機會再次結識青幫的人。

他的母親從戴春風的朋友那裏聽到他輟學打工的事情,雖然失望,但更多的卻是無可奈何。她把心思放到教育孫子,也就是戴春風的兒子戴藏宜身上。她希望他做一個馴服聽話的人,不要像他的父親那樣陽奉陰違。

但是戴春風不再是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他這些年來廣泛結交,不斷擴大的人際關係網的確給他帶來了不少的好處。1922年,他一個老鄉給他帶來一個消息,說仙霞鄉正在選舉新一屆的委員,憑著戴春風的學曆和本事,說不定也能從中撈一個職位當當。

戴春風很早就覬覦著學務委員的職務了。若論學曆,他在仙霞鄉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人才了;若論知識,他好歹也曾以第二名的成績考上省師範學校;若論能力,他這幾年到處結交朋友,對官員大亨吹噓拍馬,對地痞流氓拉攏收買,可謂是黑白通吃。果真,在他的運動下,仙霞鄉學務委員的職位很快就到手了。這時候他也終於可以在家揚眉吐氣了一回。

當學務委員的日子大大滿足了他的官癮。但是同時,他也感覺到這個職務位低權輕,並不能讓他在更大範圍內實現抱負,所以他隻是把這個工作當作跳板,尋求下一次的高升。

很快,機會就到來了。1924年9月,江浙戰爭爆發。直係江蘇督軍齊燮元與皖係浙江督軍盧永祥為爭奪上海而發生激戰。孫傳芳認為此時剛好可以趁二虎相爭的時候率軍入浙,援助齊燮元,當然,其真正目的是為了入浙開辟新地盤。為了使部隊置之死地而後生,孫傳芳發給官兵每人一本《入浙手冊》,內容大意是說,福建不能再回了,我們要勇往直前,進入杭州。孫傳芳規定,部隊宿營、休息、吃飯,甚至行軍時,都要由官長領著士兵念,激勵鬥誌。所以,孫軍入浙時,穿短褲、著草鞋、戴鬥笠,凶猛如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