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爺子與張思楊一會兒扯上老鄉,一會兒又大談民族與希望,顯然餘老爺子很看重他。能夠聆聽餘老的教誨,張思楊感到十分榮幸。
接著老爺子又隨口說道:“思楊啊,你在首都念書,怎麼認識了在中海聯合大學念書的季楓呢?”
老爺子看似隨口一問,但其中透著玄機,今天的談話重點終於開始了。因為季楓代表著老牌政治豪門季家。張思楊相信,餘老爺子已經知道自己與季家第三代領軍人物季楓的關係。
“我們是在揚州的中秋晚會現場認識的。”張思楊含糊地說道。畢竟不能說趙佳佳被犯罪分子劫持的事情,餘老爺子可是非常寵愛趙佳佳的。愛屋及烏,餘老爺子對他張思楊也是另眼相看。
“聽學文說,你建議他去中海發展。我想聽聽你的理由。”老爺子說話聲音不大,但張思楊還是聽得清清楚楚。其實張思楊已經向趙學文解釋過理由了,當時張思楊說了六個字:首都天氣要變。其實餘老爺子很想知道,首都天氣要變,這是哪來的消息,具體又指什麼?張思楊知道,餘老爺子今天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否則餘老爺子不可能輕易下決心將趙學文調離首都。畢竟餘老爺子也需要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如果您非要問我原因,我想給您先講個故事,不知您願不願意聽?”張思楊說道。
“講故事好,講故事好。我老頭子最耐不住寂寞了,平時也很少有人陪我說話,更沒有人給我講故事。今天真是太難得了。”餘老爺子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小子如何說服我?
“好,那我就開始講了。”
######
當年北伐軍包圍南昌城,在離南昌約三十幾裏的牛行車站,設立司令部。附近有一小廟,廟裏雖然隻有幾名和尚,但香火頗盛,附近人都相信此廟求簽極靈。北伐軍司令為求個吉利到小廟去求簽。住持僧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將司令讓入大殿。司令也不言語,走向香案,從簽簡中抽出支付簽,也不看,臉帶微笑,仍未說話,順手遞給住持老和尚。這位住持僧看了以後,也不說話,又遞給司令看。司令看時,竹簽上是一首唐代劉禹錫的七絕詩《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司令看了之後,不解何意。住持僧突然問道;“先生是否問戰爭之事?”
司令聽他一言說穿自己心思,頗為信服答:“正是請問戰爭的勝敗如何。”
住持僧突然問道:“先生是北伐軍司令嗎?”
司令張口便答:“正是!”
住持僧竟不知何故看出了司令的身份,一臉莊重之色,說:“此詩乃指明這場戰爭,於您是大吉大利,於敵是在劫難逃。不過,這也是於吉中有災。”司令先是一喜,繼而一驚,不由急問:“老師父,不知此詩何解,如何主我吉敵凶,又吉中有何災?”
住持僧詳說道:“請司令看第一句為‘山圍故國周遭在’,在目前所問,正是如如山一樣的北伐軍,以鐵桶般包圍了南昌。第二句是‘潮打空城寂寞回’乃敵軍本北洋軍閥,而又背靠鄱陽湖和長江,正是城讓人占,自己失敗而回。所以主您戰事定當勝利,敵軍定當逃遁。但是,第三句乃‘淮水東邊舊時月’,是指敵軍並不甘心失敗,仍要掙紮,淮水與長江,相交加剪刀,故要防此剪刀叉。第四句則‘夜深還過女牆來’此簽應在半夜有災,要防止切斷後路。這最後一句話很重要,不可掉以輕心,切記!切記!
司令聽後,頗覺有理,微微點點頭,讓身邊的隨從副官江誌航拿出二百元錢,作為卦金,給了住持僧,轉身與隨從回營。也就在當天半夜十二點鍾,困守南昌的北洋軍閥孫傳芳部將、派了二個半團,從地下隧道爬出南昌城,偷襲牛行車站的國民革命軍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