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何向軍回來了(1 / 2)

正躺在搖籃裏嗦手指的何田田,怎麼也沒想到,這一世,還沒等到她發力呢,親媽就提前給她安排好了“拆二代”的身份。

1975年秋天,第一家“336省道綜合服務區”,在上輩子雙峰鎮餅幹廠這個位置,正式啟用。

整個“服務區”占地將近三畝,有一個“加油站”,一個公共廁所,一個專門賣各種吃食和土特產的“餐飲區”。

後麵還蓋了一排土房子,一個屋子裏擺了四張床,就是這個年代最樸素的“旅社”了。

說是加油站,七十年代還沒有私人能審批加油站的,但民間多的是這種從大加油站倒賣柴油汽油的私人小站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如今很多大的加油站,都開在縣城或者國道附近,鄉鎮老百姓要給拖拉機加油,要麼自己買兩個鐵皮桶,去大站子一次買很多回來。

要麼就從二道販子手裏買。

胡瓊芳這個“加油站”,眼下就是這種“二道販子”,不過她留了個心眼,沒有直接掛個牌子說是加油站,隻拿紅色墨水,在牆上寫了個“便民加油點”的招牌。

看到沒?便民!我們搞這個加油點,可不是為了賺錢,主要是擔心有些粗心大意的司機,忘了加油,半道上沒油了,來他們這裏加油救急用的。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一家真正的加油站?

胡瓊芳覺得,再等幾年,應該也差不多了。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先把地盤給占下來。

“服務區”的出現,可算是解決了司機和乘客的大麻煩!

畢竟這個年代,省道邊上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地方,把車停下來,就能下車吃飯、上廁所、加油。

要是突然遇到災害天氣,走不掉了,也不用蜷縮在車裏幹等著,服務區還有個能住宿的旅社呢。

胡瓊芳一個女人,居然置辦下這麼大一份家業,如今整個何家坳子,誰不說何家二老眼光好,給兒子娶了個能幹的媳婦兒回來?

聽到趕集的人都在誇胡瓊芳有多厲害,多能掙錢,汪春妹簡直難受死了。

要是她早知道胡瓊芳這麼會掙錢,當初就不該因為舍不得花錢,慫恿兒子帶胡瓊芳私奔了。

如果當年他們家把胡瓊芳這個會下金蛋的母雞,給娶回來了,那現在,在省道邊上開飯店,開服務區,日進鬥金的,豈不是變成了他們家?

聘禮怎麼了?如果早知道胡瓊芳這麼會賺錢,她就算是借高利貸,也應該先借一筆錢。

正正經經的找媒人,下聘禮,八抬大轎,先把胡瓊芳這隻金母雞給娶回來再說呀。

反正隻要胡瓊芳嫁過來了,到時候家裏下聘借的那些錢,也能讓她自己賣盒飯賺錢還債。

他們家一分錢沒花,白賺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

這麼劃算的買賣,當初她怎麼就沒想到呢?

再看看現在,何家那兩個老東西,聽說每天就躲在家裏陪孫女玩兒,賺錢的事情都交給兒媳婦,過的比舊社會的地主老爺都舒坦。

可他們家呢?

大兒子因為下毒殺人,被槍斃了。

小兒子也不好好讀書,三天兩頭的往市裏跑,家裏那點錢,全被他拿去當路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