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虛假的強盛(1 / 2)

“趙佶腦子是有坑嗎?

遼國在金國的攻勢下連連敗退,他們還覺得金國沒什麼大不了的?

怎麼想的這群人!混蛋!一群廢物!”

趙匡胤已經不知道摔碎多少酒杯了。

自己的大宋,竟然被這群廢物繼承!

不過是群外族蠻夷?

那大遼就不是外族蠻夷了嗎?

你這麼狂,你怎麼不給大遼打下來啊!

還要交歲幣!

廢物!

怎麼不把自己老婆孩子當歲幣交了!

這樣的大宋和石敬瑭有什麼區別!

作為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趙匡胤自然能看出來金國的狼子野心。

能夠整合部落,並且頂著他國的壓力自立為王的,絕對不是什麼泛泛之輩。

更何況,他還可以大敗遠勝於他的遼國。

小看這樣的勢力,大概率會栽。

【因為這些問題,在宋金海上之盟過程發生諸多不愉快事件。

重和元年,金國派出使臣李善慶等人出使宋國。

然而,宋國對於禮遇問題,產生了糾紛。

作為宋金聯盟的發起人趙良嗣覺得應該給予尊重,而宋朝內部大多數人卻選擇了給予節度使級別的待遇。

同時,宋國對金國和遼國的關係並不了解,甚至完全沒有相應的信息來源,趙佶等人對聯金之事產生懷疑。

以至於對待金國使臣越發不尊重,最後李善慶等人,甚至是由登州地方出麵回國,可以說整個流程都脫離了兩國外交的基礎禮遇。

而這也造成了宋金聯盟的間隙,同時也暴露了宋朝的嚴重問題,信息來源渠道不可靠。】

李世民感覺一陣無語。

這大宋君臣自我感覺未免太好了吧?

最重要是情報竟然差到這種程度?

對於自己頭號敵對國家和將要聯盟的國家,不能說如數家珍,隻能說一無所知。

想想自己年輕時打遍大江南北,靠的就是一手情報。

【很顯然,宋國的做法激怒了金國,金國將宋使臣呼延慶拘留了半年之久。

在此期間,不斷和金國解釋,於第二年正月回歸大宋,二月正式達成海上之盟的協議。

之後,在宣和二年,達成條約:

屆時金進攻遼中京,宋攻取燕京一帶,事成以後,燕京歸宋所有,送給金朝歲賜五十萬兩匹。

雖然金國內部有些爭議,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確定下來這一條約。】

“金太祖同意下來了?恐怕是認為就算是讓出去也沒什麼影響了吧。哎……”

趙匡胤有些惆悵。

燕雲十六州地區十分重要,重要就重要在它的戰略價值,易守難攻。

但這也是建立在能夠守的基礎上。

若是守的人都是一群廢物呢?

這個時候的大宋,恐怕再易守難攻的地方,都難以守住吧?

他已經對這個後人徹底絕望了。

畢竟已經提前知道他是亡國之君了,就算後麵操作再離譜,也是可以接受的……吧?

【然而結果真的那麼順利嗎?

實際上,當時大宋正處於起義大規模爆發時期。

宣和元年河北路宋江起義,三十六人為首,便可以橫行,官軍數萬不可敵。

之後,宣和元年才平反,招降宋江。

然後,宣和二年,方臘起義,方臘起義也就是北宋末年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起義。

受到朱勔為滿足趙佶的個人愛好而搜羅民間奇花異石的“花石綱”所迫害的人群紛紛響應。

方臘的起義軍於宣和二年十月起義,,次月建立政權,先攻下清溪縣,隨即攻下睦州、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