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朋友們說趙慶不到三十歲就當了主管,那是哥兒們五體投地的對象啊,真是前途無量,大有作為。長期被小艾的冷嘲熱諷打擊的趙慶聽了十分舒心,就逐漸開始不願意回家。下班後,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喝酒,或者去同事家蹭飯,找種種借口晚回家。回家後,對小艾的嘮叨充耳不聞,倒頭就睡……
本來卿卿我我、熱熱鬧鬧的新婚小夫妻開始冷戰,互不相讓,大有山水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兩個人都覺得婚姻是一個錯誤,但剛結婚又離婚,怕別人笑話,就強鉚著一股勁,等對方犯錯誤或等對方先提出離婚。
如果把婚姻比喻成一輛車,那丈夫就是駕駛員,妻子是導航員,嘮叨是指揮棒,隻有不斷地嘮叨才能使車平穩行駛。但如果一個導航員持續不斷地拿著指揮棒在你眼前晃來晃去,那估計80%的駕駛員都得撞車。所以說凡事要有度,適當的嘮叨是良藥、是水肥,可以防患於未然,家庭才能和睦,生活才能幸福,過度嘮叨就是幸福婚姻的殺手。
國慶前最後一天上班,小穎臨時加班。大斌想老婆加班很辛苦,下班就直接去超市買好菜,就等老婆回來做飯即可。誰想一回到家,沒好氣的小穎非但沒給一句好話,相反把工作的怒氣撒到大斌頭上,不是說雞蛋買貴了,就是說黃瓜打蔫了,連珠炮地挑剔和責怪讓本來想聽誇獎的大斌異常懊惱和掃興。正巧丈母娘來電話,大斌像遇到救星一樣去接電話。聽說他們還沒吃飯,丈母娘就讓他們過來吃,兩個人你吵我勸地上了出租車。
上了出租車後,小穎又開始“嚼”,把整件事重新回顧了一遍不說,還將大斌襪子亂扔、馬桶忘衝等不良衛生習慣揪出來進行一番聲討。最後,小穎還提到大斌每個月才掙1200元的工資,大斌臉都綠了,但小穎還是滔滔不絕,出口成章,大斌恨不得拿針縫上小穎的嘴。工資可是他最自卑、最傷心的事,小穎卻隨意拿出來說事。
到了目的地,大斌如釋重負地去付車款,出租車司機卻古怪地笑著沒有接,眼神飄向小穎。那邊小穎已經拿出20元,一邊交錢一邊繼續嘮叨:“來我家都無數趟了,不知道20元啊,拿出來100讓人找,好像你很有錢似的。”大斌忍耐已久的怒火終於爆了:“張小穎,老子不幹了,離婚!”說完,大斌大踏步走開,留下半張著嘴,還未“嚼”完的小穎。
小艾和小穎也許隻是覺得自己在和老公溝通,但傳入男人耳裏,卻通通變成另一種概念:囉唆嘮叨。尤其是把老公最忌諱的事說給外人聽,簡直就是扒光男人的衣服給眾人看。一個無視老公自尊的女人,哪個男人能忍受,離婚自然是最好的解脫。
婚姻就是這樣,越嘮叨越氣憤,越嘮叨越推開老公。所以,聰明的女人,管好你的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的嘴巴,比管好男人的錢袋更有用。一個在你那裏得到溫暖和慰藉的男人,是不會輕易向你提出離婚的。
把危機扼殺在搖籃中
晚上漫步在公園,你若看到一個女人獨自坐在石凳上掩麵哭泣,十有**是為了愛或婚姻;晚上在酒吧買醉或者“鬼混”的已婚男人,十有**是因為婚姻的不幸。婚姻是兩個人的,可很多時候,它似乎對女人來說關係更為密切。已婚女人湊在一起,90%都是在談她們的婚姻,談她們的孩子,就像天氣預報員說評書一樣,三句話不離本行。
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而浮華的世界又增加了人類不安分的內心因素。比如閃婚,比如閃離,比如同屋分居,一個個新名詞接踵而來。
當今社會,不知有多少夫妻雙方正在備受感的煎熬,互相猜疑,互相指責,不到遍體鱗傷誓不罷休。那痛苦而怪異的感覺,就如夏日的絲襪在裙子裏脫線一般,雖然覺得尷尬,但又不好意思去看,怕被別人現了,遭到嘲諷和羞辱。於是,就有些已婚的男女,回家越來越晚,默默咀嚼著自己味同嚼蠟的婚姻,寧願就這麼敷衍著名存實亡的婚姻,也不想過早提出離婚,至少自己不會主動提出離婚。
喜歡請與好友分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