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求存與戰爭(1 / 1)

求存是一個群體為了生活所作出的努力,無論小鳥魚蝦獅虎大象。求存意識是所有具備意識形態群體共有的特性。求存有二種第一內求存,第二外求存。凡是具備儲存思維的動物都是屬於內求存家族,比如人類蜜蜂鬆鼠螞蟻等都具備內求存儲備性。而無求存群體不考慮儲備,比如大雁燕子斑鳩大象等。求存群體不同其格局不同,行為也不同。習慣遷徙的動物基本沒家。有家的動物基本不遷徙。雖然都是動物性格截然不同,自我保護性和自我掠奪性是不同的。人類同樣也具備兩種思維,防護性和包容性。我們知道凡是動物所具備的特性,人類一樣擁有,在教中分成六道,地獄、餓鬼、阿修羅、人、天。由此具備了胎卵濕化條件。四類眾生。從外相趣於動物性,其內表達人性四種類型。這就有了生老病死四苦性。人類一旦求存欲望過於強烈,很多手段就會暴露無疑。貪汙腐敗,殺盜淫妄酒隨即發生,最終引發戰爭。

曾經的五千年文化輝煌,被一群沒文化的人崇洋媚外幹趴下了,這是求存?這是傀儡心態,等這幫年輕人都失去正義的時候,緊接著就是大災難,文革時期毛主席主張打倒醜老九不是沒有道理的,太舊的思想不能要,崇洋媚外的思想更可怕。這是當今社會求存現象,不得不去思考了。文化是國家之脊梁,文化倒了一切都會壓垮,幾代人都無法重新站起來的。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筆杆子呢?求存需要現實需要根基需要良好的國立教育,求存同樣是責任,社會一旦被資本侵入文化必然會扭曲,社會必然會腐敗,清朝就是如此,這是曆史的教訓。

我們談人性側重點是人性善良的一麵,雖然非善良的陰麵存在,但也無法離開因果,很多人說上層的人子孫後代都是上層人,可不是這樣,凡是不善良的人,即便一時富裕,後麵幾代幾十代的人都是貧窮的,這是事實,我們學會安然麵對,學會認識客觀事物的存在,最終會給予你的安慰,老天爺其實很公平的,不能極端思維。

任何時候選擇力所能及的正業,是我們真實的生存之道,什麼樣的環境適合你,你就圍繞這個環境去生存發展,無論做什麼工作,我們要的是對自己的說服力,而不是數字。人心需要淨化,需要具備幹淨的精神,因為我們僅僅三萬多天的生命周期,

發展生存差異不一定是戰爭決定的,很多國家因為戰爭,幾十年缺少男性,很多國家因為人口數量逐漸減少,人民生活依然不能幸福,但是我們不需要對戰爭決定勝利產生歡喜的依賴,而是早早發展壯大讓戰爭遠離。無論是求存性,或者戰爭災,我們始終重點放在文化教育方麵,文化趴下了,民族一定站不起來,人民意識形態決定於文化修養,而傳統文化漸漸丟失,後果是什麼呢?東方文化有東方的特點,雖然經受過曆史的戰亂,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東方依然是鐵板一塊,任何外來侵略是不可能的了,提升文化修養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