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曾說過:“實驗就可以證明一切嗎?”
科學是靠實驗,而信仰則靠體驗,世界上無法實驗的事物太多,但卻能靠體驗而去相信它。
人類從封建愚昧走向今天科學的發展,真的不容易的,科學發展的 今天,人類很少去體驗科學所能體驗的事情,是人類很忙?沒有時間?都不是,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大的旋渦,在旋渦中一直打轉轉,走不出來,很多人成為了渴望成為跳高運動員的青蛙,但也基礎實力不夠,無能為力,因為你的眼睛和你的居住環境局限了你的未來,你隻能是整天麵壁,一旦突破了你的想象,你就會得到跨越的認知,宇宙是一個龐大的空間,實驗不能替代體驗,而體驗超越了實驗,很多真正的科學家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對於文化知識家來說,依然不認同驗證的重要性,因為他們會認為知識是海洋,從來不去問問自己會不會遊泳。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不經一番寒徹骨,乍得臘梅撲鼻香。知識隻是台階,頂峰才是風景。
實驗是科學中最簡單的東西,可以無數次無數代的人複製前人的腳印,體驗可不一樣他不具備積分效果,也無法留給下一代,這輩子有機會就是這輩子的事情,這輩子不能體驗,錯過機會,即便有下輩子也一樣必須從頭再來。實驗和體驗就是這樣的無情刻薄,沒有拉關係走後門一說。其實人生這輩子能不能成功,自己都知道,你是永不放棄,還是撒網曬魚。看看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堅定信念就明白這一點了,古人留下很多很多典籍,難道他們是吃飽撐的沒事幹?
社會必然要發展,很多具有修行體驗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弘法利生,他們把最珍貴的方便施與大眾就是讓大眾辨別實驗和體驗的差別,鑒別真偽,因為生命太短了。人類文明精神不僅僅需要文化,而是文化基礎加實踐檢驗。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與真正成道的修行人相比,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知識不能替代智慧,這是事實。
有人問修行人究竟與不修行人有什麼差別,修行人是真實的體驗,能夠辯才無礙,所作皆辦,僅僅是辯才無礙都不屬於真正修行成功的人。這就是告訴大家宇宙與人性是一模一樣的,天人合一難道是一句空話嗎?一個具備天人合一的人是具備萬物所具備的能力,宇宙具備的一切力量人性中必然會擁有,科學能發現的東西,修行人早就發現了,這就是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科學最終回歸神學的根本原因。我們始終應該尊重一切自然科學包括道學,尊重他們的成果,始終堅信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這樣如是鞭策,我們都會進步的,引導年輕人早早加以啟動靈性,讓人性成為價值人性,讓清淨成為社會的血液,把實驗變成真實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