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昆侖山下有五城,曰:風、高、陽、陵、沁。至於五城名字的由來,已經沒有人記得了,或許野史中還有零星的記述,但這終究與普通人無關,更多的是傳書小吏筆下的之乎者也,再通過蓬頭稚子的嘴咿咿呀呀的念出來罷了。
話說這五城,其中的風、陵兩城最大,最西邊是陵城,通往昆侖山的最後一座城;最東邊則是風城,通往西域梁州的唯一門戶,若想從昆侖山去往西域四州辦事,亦或者從中原來到昆侖山尋寶,都要經過風城,也因此,風城比其他四城,要繁華熱鬧的多。
風城城外有座山,山不算大,也沒多高,當地人便喚作“小山”。山上沒有什麼廟觀道宇之類,倒是有個修行門派,可能當初建派的老頭兒懶得起名字,又因門派坐落在小山上,便直接把宗派叫做“小山宗”,倒是省了想名字的麻煩。
名字中雖然帶個小字,但是門派並不小,經過百多年的苦心經營,門派傳至第三代,門徒也有近千眾,不隻是在風城,即使放眼整個昆侖山五城,都算得上大門派了。
宗主潘敬軒,五官潦草,身材短小,長相確實有些磕磣,但是實力倒是不容小覷,已經是悟道境中品的修為了,隻不過脾氣有些火爆,一言不合便開罵,罵不解氣便開打。更重要的是特別護犢子,曾經因為自己的徒弟比武時被人傷到了,不僅把人家幾個長老全揍了,順帶著還把舉辦方都給收拾了,可愣是沒人敢哼一聲,沒辦法,畢竟實力擺在那裏。
宗內還有兩個副宗主,其中一個是潘敬軒的師弟史堅,實力不凡,是宗內唯一一個敢和潘敬軒比個高低的人物。
另一個是個女的,名喚韋淑年,容貌倒挺秀麗,長相也算年輕,當然,修行之人,不能看相貌定年齡,看著像是三四十歲的人,實際年齡可能已經一兩百歲了。
韋淑年雖說是一介女流,但是修為可不低,已臻悟道境,雖然隻是個下品,但也算的上是一方高手了,莫說昆侖五城,即使放到西域四州,也是一流。
除了正副宗主,下麵便是八位執權長老了。這八位長老,都是金丹境強者,就憑這一股力量,小山宗在昆侖一域便不容小覷了。
八位執權長老分管宗內教武、煉藥、執法等一應事務,是宗內的權力層。
除了這八位執權長老,再下麵便是一些分管雜事的普通長老和教頭了,小山宗就是在這樣的架構下平穩的運行著,這麼多年來,倒也沒生過什麼事端。
不過卻有一個特例,便是宗內有一位客卿長老,原是老宗主客客氣氣請回來的,並一再強調,此人乃宗門貴客,見之如見宗主。按道理說本應該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宗門的絕對核心,但此人卻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莫說底下的很多弟子沒有見過他,就連這八位長老也很少能見到其本人。
都說客卿長老修為過人,曾經救過老宗主的命,才被老宗主奉為客卿的,但是自打老宗主去世,現任宗主接位,這位客卿長老基本上就玩起消失了,要不就是一個人跑出去不知所蹤,要不就是長時間閉關修行,隻是偶爾能回來住個三五天的,但也很少現身,總之就是見不到人,更別說能見到他出手了,所以,整個宗門上上下下這麼多人,卻也從來沒有人能見識到他的真正實力。
久而久之,很多人便質疑起客卿長老的修為,小道消息開始橫飛,什麼機緣巧合救的宗主,什麼走火入魔修為倒退,不一而論,總之,都認為此人有名無實,所謂的修為過人,隻是他自己傳出來唬人的。
當然,若隻是如此,也便無所謂了。奈何已經故去的老宗主,也就是現任宗主潘敬軒的父親,在位時便說過了,全宗上下,對待這位客卿長老,皆要以宗主之禮待之,見其如見宗主本人,這是給予了多高的地位!尤其是,老宗主彌留之際說過,隻要是這位客卿長老的弟子,皆可拜為宗門執權長老,享受長老供奉,這可真是氣煞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