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本奏折,還是有關起義的。
雍州牧百裏奚上奏,穎州有李自成起兵造反,已有百萬之眾。
頗為玩味的是,上麵沒說要請求增援,也沒說雍州會如何處理此事。
滿朝文武這麼多曆史上的帝王中,要說最讓李義忌憚的,除了四征將軍外,就數還未現身的嬴政了。
對方可是被明代思想家李贄真正譽為“千古一帝”的存在。
正因為雍州有嬴政鎮守,所以他們一點都不慌?
連續三本奏折全是起義的,李義感受到了整個大周的風雨欲來之勢。
——
翌日,太極殿。
五更天,又到了小朝日的日期。
李義的邊上除了宮寶田外,又換了一個手拿戰斧的武將。
此人沒有戴黃金麵具,他的眼睛大得嚇人,看起來有點緊張,正全神貫注地盯著殿下的文武大臣們。
好像哪個大臣稍有僭越之舉,他就會拿手中戰斧砍過去似的。
此人正是城門守將楊大眼,他被李義臨時征召為護衛。
他是第一次站在太極殿上,這種俯視滿朝文武的感覺,很難不讓人激動。
而下麵的大臣們,則在腹誹,天子是在赤裸裸地展示實力嗎?
現在連這位看起來不同常人護衛的麵具都不帶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劉瑾喊道。
“皇上,臣李鴻章有事啟奏!”
李鴻章率先出列道。
姓名:李鴻章
所屬:李義
忠誠:70
……
不錯,自太後向他投誠後,這個李鴻章也算歸順了他李義。
就是忠誠有點低,看來私下裏得找對方好好談談。
“自禁軍出征以來,皇上忽然下令所有城門隻進不出,導致下麵怨聲載道,民怨沸騰,敢問皇上,會何時解除此令?還有,臣聽聞城外被押來了三四萬俘虜,敢問皇上這些俘虜的身份,皇上會如何處置他們?”
他這兩天被這兩件事弄得頭昏腦脹、不勝其煩。
雖然太後已讓他今後要對天子言聽事行,但身為京兆尹的他,詢問這兩件事也算是職責所在。
李義剛想說話,耳旁卻傳來一聲係統聲:
“叮,恭喜宿主麾下軍隊,成功擊敗和歸順一萬神策軍,特此獎勵一萬神策軍轉換卡。”
是歸順不是俘虜了神策軍,魚朝恩發揮作用了?
看來皇後的那支五萬人馬要麼已經戰敗,要麼也離敗亡不遠了!
“有圖謀不軌之人,竟在京城外,京畿重地私屯大軍,故朕派遣大軍前往剿滅之,為了以防消息走漏,朕才下此令!”
“至於城外的四五萬俘虜,隻是第一批而已,等後續所有俘虜到齊後,再由朕統一決定。”
李義氣勢十足,麵露威嚴道。
“啊?!京畿之地還有人私屯大軍?”
“誰如此大膽,竟敢在京城外暗藏精兵?”
“對方藏了多少大軍,對京城有何圖謀?”
……
絕大多數大臣們頓時炸開了鍋,都對這事討論了起來。
隻有武將上首位的四人,安靜又麵無表情地站在那。
很多人頓時回過味來,城外的私軍是這四家征軍府的?
眾大臣越想越覺得有可能,順帶著打量四人的眼神,也開始變得幸災樂禍起來。
“城外共有六支敵軍,屬五方勢力,共計二十二萬人馬,眼下,朕已經殲滅其中五支敵軍,剩下那支也在苟延殘喘,用不了多久,朕就會全殲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