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高太保此舉,給了瞌睡的陛下,遞上了枕頭,真是時也,命也!”
“陛下隱忍多年,積蓄實力後,上天又給了陛下如此好的一個機會,真是天賜良機,陛下不起勢也不行啊!”
姚廣孝喟然長歎道。
“朕也沒想到機會來得如此之快,假如朕能順利拿下冀州後,朕下一步又該如何?”
李義再次請教道。
“陛下一經拿下冀州後,當以趁勝之勢,南以剿賊名義,並威脅鎮西將軍曹操共同出兵,快速取下兗州。”
“北以拓跋儀和源賀兩位降將為內應,迅速占領幽州首府薊城,哪怕拓跋珪之孫元宏不在,陛下隻要牢牢控製住了拓跋珪和拓跋燾父子,也與大勢無關痛癢,如此幽州也會成為陛下的囊中之物!”
“而陛下一旦連下三州,皇後的青州人馬也會順勢而降,咱們這位野心勃勃的皇後娘娘,斷然不會再起反叛之心!”
姚廣孝一口氣說出了他的謀劃,聽得李義神采飛揚。
雖然針對三州的方法比較籠統,但它指引了一個大的戰略方向,在很多地方使他茅塞頓開,有種撥雲見霧的感覺。
“不知那曹操有幾子?若朕威脅曹操讓其出兵,他不肯或者陽奉陰違該怎麼辦,又或者曹操之子以鎮西大軍嘩變為由,反過來威脅朕不能動曹操又該如何?”
李義一問。
曆史上的曹操共有25位兒子,他不知道大周的曹操有幾個子嗣,按照這個異世界苛刻的“選人標準”來說,其後代絕不會多。
“鎮西將軍膝下有三子,分別是曹丕、曹植、曹彰,長子曹丕雖有城府和一定的智謀,但遠沒其父之魄力和謀略。”
“次子曹植,雖才高八鬥,可醉心於舞文弄墨,對於行軍打仗一竅不通,也不足為慮。”
“三子曹彰武藝過人,倒是一員虎將,但手中應該並無多大的兵權,本身也不是梟雄之輩,亦無慮也!”
“至於曹操,貧僧觀其在四鎮將軍中,他是最不會謀反之人,雖說陛下是在威脅他,但也可以許以重諾,讓其歸心,必要時,陛下甚至可以讓他親自率兵去打仗!”
姚廣孝滔滔不絕,詳細分析了李義所問的問題。
“大師,為何如此看好曹操?”
李義心中大為震撼,姚廣孝對於曹操父子四人的性格把握得可謂入木三分,這完全符合曆史上四人的性格特點。
特別是曹操,曆史上的他早年一心想要匡扶漢室,晚年雖有篡漢之意,卻到死也沒有付諸實行。
“貧僧乃是個陰陽家,看人算命,隻是貧僧的份內之事而已!”
李義以曆史知識和後世的眼光,才能了解這些人物,而姚廣孝卻能以陰陽之術和獨到的眼光就能看清他們的本質,妖僧不愧為妖僧!
“其實幽州牧李衝是朕的人,想要拿下薊城,實則易如反掌,朕也猜測元宏不在薊城,應該藏在暗處,朕若強取幽州,朕會不會遭到幽州下麵人的集體抵製?”
李義二問。
李義目前所在的京城距離薊城很近,隻有不到一百公裏,他如果是拓跋珪的話,絕不會把孫子放在薊城,因為這樣太危險了。
“連李衝也是陛下的人,陛下就更無需擔心元宏,陛下隻要手中捏住拓跋珪和拓跋燾,再對幽州下麵的人行以殺雞儆猴和分化拉攏之策,貧僧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審時度勢,幽州就會盡歸陛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