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峰喊來了九個村子的村長,商量修建龍王廟的事宜。
此事得到了九個村長的高度重視!
一致認為龍王廟不僅要修,而且必須要修建的宏偉,要成為方圓幾百公裏,首屈一指的廟堂!
大家都品格淳樸,激動的麵紅脖粗。
一百多條人命是天大的恩情,都是正值賺錢的大好年紀,相當於拯救了一百多個家庭,真要隻是輕描淡寫的說幾句謝謝,九泉下的祖宗托夢都要戳脊梁骨!
此事一直從後半夜,商議到黎明,最終由吳玉峰拍板釘釘,決定了修建龍王廟的一係列規格!
第二天早晨六七點鍾,九個村子就有動靜了,由一千多戶村民們共同出資。
當然每家每戶的條件不同,不管多少隻要心誠就行。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九個村子一千多戶村民情緒都高昂,沒有一家舍不得出錢,日子緊巴就再緊巴一些吧,反正能保證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一日三餐不愁溫飽就行。
但要是能得到龍王庇佑,那可不是能用錢衡量的了,那是為子子孫孫求來的,多少錢都買不來的福運!
籌集到錢款之後,立刻開始行動。
主要花費是材料,工人都是現成,基本不用再雇。
請了一位專業人士來選址。
最終將地址定到了一片,地勢較高且開闊的平地,一眼能望到奔流不息的黃河,後方與鹿鳴山也就相隔幾公裏。
依山傍水,溪水曲折!
等到建築材料運輸到位,幾百個村民早就早就迫不及待了,熱火朝天的開始動工了。
其中大多都是之前渾渾噩噩的人,為了感激黃河龍王的恩情,堅持不要一分錢的工錢!
而且在一千多戶村民中,出資建廟的額度也是名列前茅!
一百歲高齡的吳玉峰,不顧村民們的集體的反對,毅然也加入了修建龍王廟的大軍,幹不了重活就做一些跑腿遞水的雜活,往後的每天吃住都在工地上,幾次熱的中暑差點暈倒過去!
七八月本來是一年中的雨季,兩個月裏雨水幾乎不會間斷,不少城市都會有洪水危機。
吳玉峰他們所在的區域,由於緊靠著黃河的緣故,幾乎每年都要爆發泥石流。
但是也不知道是龍王顯靈,還是他們運氣爆棚的原因,從龍王廟動工截止到今天為止,連續七天都是爽朗的大晴天,進度大大超越了預期。
連懶得腚裏爬蛆的老驢,知道是修龍王廟後,一反常態都變得勤奮起來!
化身成為生產隊的驢,背負著七八百斤的大石,比幾十個村民效率都高,雄赳赳氣昂昂的到處刷存在感。
它的目的太明顯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外乎就是得罪了龍王,想著修建龍王廟的時候多出力,在黃河龍王麵前多刷點好感度。
不過能幫忙絕對是好事,村民們幹的愈發起勁,但也碰到一個致命問題。
賬上的錢...不太夠了。
其實不僅是不太夠了,距離竣工還相差一大截。
而且要不是吳玉峰偷偷的,將自己的棺材本變賣,拿到賬上維持開銷,龍王廟早就要歇工了。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