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域蛇宮篇 第四十二章 石人一隻眼(1 / 2)

六百多年的一個下午,烈日當空,無數的民夫喊著號子辛苦地勞作,壯碩的元朝士兵們揮著鞭子,無情地打在民夫們早已曬得脫皮發紅的身上,頓時隻聽得一陣慘呼,不時地有人一頭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

無數的民夫身上係著繩索,大吸一口氣,沉入黃河水底,用籃框裝滿泥沙,徐徐浮出水麵。黃河水流經黃土高坡,衝刷下大量泥沙,渾濁異常,在黃河的不斷流淌中,泥沙又不斷的沉積,時間一長黃河的水位便越來越高,以至於黃河是連年泛濫。

故黃河每年都必須得進行大規模清淤,以防止河床上漲引發洪水,卯金刀的祖上劉將軍原名劉靖,他本也是貧苦農民出身,當時也被抓被迫在黃河服苦役,在那裏充當一個小工頭之類的角色。元末朝廷腐朽,百姓民不聊生,抓去黃河的一般都是當時等級最低的“漢人”(原金統治區的漢族和其它民族)和“南人”(原南宋統治區的漢族和其它民族),無休止的高強度勞動,連年的饑荒,百姓早已不堪忍受,期盼著傳說中的一個東西來賜予他們神秘的力量,引導他們去反抗當時的統治者。

劉靖雖說是小工頭,但自己也得親自幹活,這次他再一次浮上水麵,將滿框的泥沙倒出,大吸了一口氣,還沒等到再吸幾口新鮮的空氣,眼前一道鞭影又飄來:“快點下去!耽誤了工期所有人一律當斬!”

劉靖挨了一鞭子,憤怒地繼續潛入水中,和其它幾人一起,憋著氣在黃河底刨著泥沙往框裏裝。突然,劉靖感到掘沙的鏟子碰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再幾下怎麼也挖不下去,黃河水很渾濁,水下能見度非常的低,劉靖隻隱約看到其它同行下來的幾人也停止了動作,湊近著去看那東西。按著輪廓摸索著。劉靖跟著摸索一番,基本確定了這是個石人雕像,心裏立即咯噔一下,因為當時治理黃河的民夫們都流傳著一句話,是有關石人的,這下真的挖到了石人。他當真是大吃了一驚。但在水下還是沒法看清這石人的樣子,隻能浮上水麵換氣,同時叫來了更多的人,帶著繩索,摸索著將石人困在繩索上,眾人喊著幹活時喊地號子,七手八腳地把這石人起上了岸。

石人渾身覆蓋了一層泥沙,看不清麵目,隻覺得體型格外的健碩。四肢精粗,似乎擁有非凡的力量。其實,在黃河地挖出點東西出來。不足為奇,當年無數的船隻走黃河,因種種原因沉入河底的不計其數,還有人鑄造石人祭河,鑄造石獅子之類鎮河,天長日久的黃河底似乎也變成了天然地大倉庫,什麼東西都有,之前經常有人在黃河底挖到古董、石人、石獅子等。

但眾人都覺得這個石人仿佛就是有那麼點不一樣,雖然同為石人。但這個總會讓人產生種異樣,結合著當時流傳的那句話,眾人都感到有些激動。幾人慌忙地用鬥笠、水盆等器物從黃河中舀出水,衝洗著石人,水衝過,石人的臉部立即便顯露了出來。

眾人嘴都合不上了,眼前的景象都讓他們驚呆了:這石人居然隻有一隻眼睛,長在額頭上,樣貌極為奇特。左胸前刻著兩行清晰的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正是黃河的民夫們口中流傳極廣的那句話啊,獨眼石人、奇怪的預言,竟然絲毫不差,這一切都得到了驗證。越來越多的人親眼看到了,更加相信了這一切都是上天地安排。事情很快在周圍傳來,不久便傳遍了整個中原。

之後不久,劉福通、韓林兒等人殺白馬、宰牛羊,眾英雄歃血為盟。揭竿而起。天下雲集響應,這便是元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聽著卯金刀繪聲繪色的說著。眼前仿佛真實再現了當時地場景,奇怪的獨眼石人在眼前不住的晃著。二蝦道:“這按常理吧,石人肯定是劉福通、韓山童等人預先埋進黃河裏的,然後向眾人傳播這句話,當時的農民們哪有我們現在這麼高的覺悟和認識,估計這心裏都憋著股氣,早就想反了,一看到傳聞中的石人和預言竟然完全對得上,更加相信天意之類的,於是這不反都不行了,擋都擋不住!”

也是這麼覺得,這起義造反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一旦失敗抓到了可是要千刀萬剮地,不到逼急了沒有活路的份上,誰也不願意幹這事。所以即使造反了,最初也是借著別人的威望也得到眾人的響應,陳勝、吳廣就打著楚國名將項燕的旗號,而劉福通也自稱是宋徽宗後人,是來團結大家恢複我們漢人江山的。

古代人比較迷信一些東西。故以宗教形式吸收教民發動起義地很為常見。最典型地便是東漢末年地黃巾軍起義。還有清朝地白蓮教起義和太平天國地拜上帝教等等。劉福通、韓山童也是白蓮教地領導人。利用宗教形式進行宣傳和秘密活動。最後發動起義這也符合古代地起義形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