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海怒魂篇 第三十九章 邪影(1 / 2)

們都驚呆了,看著卯金刀的動作,我匪夷所思,但很T]什麼,跑過去查看著棺槨,果然,外部的理石上刻有諸多銘文、圖案符號,而棺槨上的銘文一般記述的都是棺主的生平記事。不用說,卯金刀定然通過上麵的內容證實了棺內所葬就是劉靖,也就是他的祖上。

幾人看得目瞪口呆,我感到一絲怪異,但又說不出是哪不對,二蝦輕聲地在我耳邊道:“有點不對頭啊,這水晶棺上麵的口子這麼小,怎麼把人放進去啊?總不能真像我說的那樣火化了再放吧?”

結合著之前的觀察,我略作思考,頓時有所悟,對他道這可能是五麵的水晶棺,沒有棺蓋,而是完全倒扣在棺槨裏,與理石結合得非常緊密,因為水晶非常堅硬,這麼大塊的打磨起來肯定極其困難,而理石相對來說打磨就容易很多,眼下這樣的密封方式肯定比棺蓋的形式要緊密。隻是有一點我很不明白,這倒扣的水晶底部那個不規則形的小洞是何人造成的?難道是之前的盜墓者見無法打開這堅固的棺槨,特地用某種特殊化學藥劑腐蝕出這樣的洞口,盜取裏麵的寶物嗎?

卯金刀眼神迷離起來,顯得無限惆悵,周鐵頭嫌氣氛沉悶,可看到卯金刀的樣子,似乎又覺得開口說話不太合適,朝我們使了使眼色,晃了晃身上的背包得意地笑了笑。

我試探性地湊近棺槨研究起來,卯金刀還在那唏噓不已,我不好去打擾他,於是先從他之前發現的文字看起。

這是密密麻麻的好一塊文字,而且是古文,不過明代的文法和字意已經算比較通俗的了,何況我們做古董的,這些顯然難不倒我們,加之先前從阿妍那學到不少識別古文字的經驗,我這方麵著實大大提高,我順勢讀了幾句,很快敏感地認識到這正是明朝剛建國時期的文字。石雕上記述的是劉靖本人生平之類的資料,而且為了減少刻字的工程量,內容已經盡量做到了精簡,很多都是長話長短。但這裏的很多字被用了其它字代替,有很多歧義,看得讓人雲裏霧裏的。如之前的“吾本名劉君述”,之後一直以劉靖出現,按字麵理解明明是“平生”,上麵記述的確是“平世”,類似的還有“吾之人馬”竟然成了“吾之人駒”。類似的還有很多,凡涉及到“生”“馬”“則”等這類字,一律以其它字代替,我們看得很累,還好半揣摩半辨別地還能看出意思。

二蝦輕聲問我道:“這家夥是不是不識字啊,記述個東西都這麼蹩腳,這好歹也是個將軍,底下連個秘書文案也沒有?”

我對他回道你別瞎猜,這還能說明人家劉靖忠君呢,這“生”音似“僧”,“馬”音同“麻”,“則”音同“賊”,這些字都是朱元璋最忌諱的,很明顯這是為了避朱元璋的諱。要說這麼隱蔽的地方刻這些文字還講究這些,這很可能就是他在朱元璋手下做過一段時間的官,習慣了這古怪的規矩。朱元璋猜忌心理很重,那時候一旦不小心用了這些字,朱元璋一不高興,可是要掉腦袋的,故當時的群臣誰也不敢怠慢,強迫著自己養成了文字的使用習慣。

二蝦這才勉強明白怎麼回事,作無奈狀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興趣也沒那個腦子去研究曆史啊文字這類深奧玩意,於是徑直到一旁觀察那些雕刻的圖案去了。

我經過短暫的梳理,大概理解了上麵的內容,基本上和卯金刀之前告知我們的無多大出入:劉靖字君述,元末明初山西人士,本為平民,因參加元末農民起義而開始了行伍生涯,先後投奔過劉福通、張士誠、朱元璋,後奉朱元璋之命前往尋找傳國玉璽。

這些基本就是和我們之前知道的如出一轍,僅僅是證明了卯金刀向我們透露的屬實而已,並沒有新的線索。但我很快發現這座棺槨四麵幾乎全部被文字和圖案占滿,內容何其多,也許劉靖所有的秘密,都將刻在這他最後的藏身之處。

卯金刀很快恢複了。變得鎮定和從容起來。我舒了口氣。轉身示意周鐵頭這時候不要沒事瞎叫喚。當然這是為了考慮卯金刀地感受。畢竟這是他先人地棺槨。我們再怎麼地也不能打它地注意。

卯金刀指著那些銘文對我道:“這些你也看出來了。就是我祖上地生平記述。和我毫無保留地告訴你們地一樣。我也隻知道這麼多!我想他在這裏可能告訴我們地更多。你們可以查看這裏地內容。但請你們不要動這裏地東西!”說完頭也不回繼續沿著銘文往下看!

我表示理解。在這樣地場合。人家沒讓咱們三叩九拜地退下。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