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一亮,崔知府就和馬都統來到北門城樓。他們看到蠻軍的營寨毫無動靜。
到了上午,隻見一隊空手而來的蠻兵從營寨走出來,為首的士兵打著一麵白旗,來到城門前,他們高聲喊話,要求收拾昨天戰死的蠻兵屍體。崔知府同意了。於是,蠻兵就來城門下搬運屍體,他們用木板車裝載了很多車屍體,運了一個上午才結束。宋軍清點一下,蠻軍的屍體足足有2000具。
到中午,宋軍四個城樓的士兵都毫不鬆懈,嚴陣以待,但是,蠻軍仍然沒有動靜。
下午時分,蠻軍出動了,但是他們並不是攻城,而是一批批蠻軍到南、北、西三個城門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這樣,洛城就在蠻軍的包圍之下。
到黃昏時分,有一些蠻軍士兵懶洋洋地一批又一批走出營寨,他們慢慢地在城門前麵溜達,一邊向著城樓上的宋軍指指點點,好像是挑戰並謾罵宋軍,罵宋軍不敢迎戰是烏龜。崔知府下令不出戰。他猜測到蠻軍想引誘宋軍出戰,然後以優勢兵力包圍宋軍,力圖殲滅宋軍。
天又黑了,宋軍繼續在四個城門加強戒備。崔知府和馬都統在府衙裏商議,他們覺得今天蠻軍的行動很反常,是不是隱藏著什麼陰謀。崔知府沉思一下,忽然悟到什麼。
“蠻軍現在沒有攻城火炮,所以他們在第一天攻城時吃了虧。現在,他們肯定是等待,等運來攻城火炮後再發起攻城,並出動散兵迷惑我們。”崔知府說。
“對,蠻軍損失慘重,說不定在等候新的援兵。”馬都統同意崔知府的分析。
“如果我們有援軍就好了,我們還可以奇襲蠻軍。”崔知府說。
“現在形勢不樂觀,”馬都統憂慮地說,“蠻軍大軍南下,很多州郡都放棄抵抗,不知道甘州郡的宋軍是否被蠻軍攻擊,如果遭到蠻軍進攻,他們也無力支援我們。”
這時,有一個士兵匆匆進來報告,在南門城下,有一個騎著馬的人叫開門,他說是崔知府兒子派來的,有重要消息告知崔知府。崔知府一聽,馬上下令士兵放那個人進城。
在府衙,崔知府看到來人一身平民裝束。來人拜見崔知府和馬都統後,就說明自己的來曆。他是一名孫敬義將軍手下的士兵,叫白超。他介紹,孫將軍率領一支騎兵,在撤退的路上遇見了崔知府的兒子崔秉,崔秉加入了孫將軍的騎兵,現在桂梧郡附近休整。崔秉擔心父親,托白超送一封信給父親,問是否有蠻軍進攻洛城,是否需要增援。白超說罷,就掏出一封信,交給崔知府。
崔知府和馬都統大喜,崔知府拆開信,看到兒子的筆跡,信的意思跟白超說的意思差不多。他高興地一拍案桌,說聲“好!”並把信也遞給馬都統看,馬都統讀了信大喜過望。
“孫將軍,我的好友,一身忠義氣節!雖然他隻有800騎兵,但是如果他一來,就會鼓舞我軍士氣,我們就可以以少勝多!”崔知府說。
“那麼,大人你就叫白超迅速通知崔秉,並寫一封信托白超帶給孫將軍,請求孫將軍以最快的速度趕來救援!”馬都統急忙說。
“好,我這就寫信。”崔知府馬上到案上攤開紙寫信。
信寫好了,白超接過信。崔知府就叫白超馬上返回桂梧郡附近孫將軍的駐地,將他的親筆信交給孫將軍,請他迅速來救援。白超一口承諾了。
“白超兄弟,你從桂梧來這裏需要多少時間?”崔知府問。
“最快兩天。”白超回答。
“如果這樣,孫將軍收到我的信馬上動身的話,我們也需要堅守四天,孫將軍才會到達。是這樣嗎?”崔知府又問。
“是的。我將以最快速度返回桂梧。”白超回答。
崔知府送白超出府衙,滿懷期待地望著白超的背影。白超盡管風塵仆仆,疲憊饑渴,但他深感責任重大,他騎上馬快速地離開,並很快地消失在城門外的夜色中。
白超在夜色中策馬奔馳。他知道這是十萬火急的信,必須以最快的時間送到孫將軍手裏,因此,饑餓,疲勞,都擋不住他的馬蹄。極端疲勞時,他稍事休息,又繼續奔馳。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下午,他終於返回孫將軍的駐地。
他氣喘喘地下馬,來到孫將軍的營帳,將信交給孫將軍後,他就累得說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