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細思量瑤林說宦情(1 / 2)

不僅明瑞,福康安,觀音保,哈國興等將領並一眾戈什哈聽到和珅不同意明瑞的進軍方略,都是一怔。最鳳舞)

明瑞是誰?承恩公傅文之嫡長子,孝賢皇後的親侄子,與乾隆的關係和福康安一般二,算的是皇親國戚當中的皇親國戚,高恒那樣的與他比起來根本就不可同ri而語。如今又以三十多歲年齡,加封誠嘉毅勇公爵,賜雙眼花翎,可謂是權重爵顯,恩寵之盛,古今少有。大清朝堂官員成千上萬,對明瑞腹誹心謗的盡自或許不少,真正敢於當麵“不同意”的,卻也少見——就算你們兄弟關係再好,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總也要給大帥留些麵子?看和珅的目光,便顯得有些異樣,人人手心裏,都捏了一把汗。

和珅站在燈火下胸有成竹,絲毫不見慌亂之sè,朗聲說道:“大帥急於為君分憂的心末將理解,”說到正事,他的稱呼也變的正式起來,侃侃而談:“隻是末將想問大帥一句,這裏距離阿瓦多遠?一路上的路況又是如何?”

“按照地圖上所標示,五百三十裏,乘坐熱氣球,順風的話三ri可達!”

“真如大帥所說,倒算是一支奇兵,隻是大帥可曾想過,阿瓦乃是緬甸國都,莽紀覺行事穩健,就算兩線作戰,難道會傾巢而出?一兩萬的兵力總會有?熱氣球滿員承載,不過千數士兵,就算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阿瓦,麵對一萬敵軍,豈不如螞蟻撼樹一般?”

“可以分批運送,藏覓在周圍……”觀音保說道。

“阿瓦地處麗水左岸,密埃河交彙三角洲地帶,與實皆隔河相望,東北距離曼德勒不足三十裏,三足鼎立,守望相助,即使我大軍全部到達,出其不意的況下,也頂多有三成勝算。”和珅不慌不忙的說道,見眾人忙著去看地圖,又道:“還有一點大家沒有考慮,緬甸雖然算是我大清番邦,畢竟乃是化外異族,屬於入境作戰,就算咱們一舉占領了阿瓦,城內到底有多少人誠心歸附尚在未知之數,一旦實皆與曼德勒駐軍馳援,城內在有內應,咱們又能堅持多久?”

“咱們抓住莽紀覺,敵軍投鼠忌器,就算全軍回援,又有何妨?”哈國興問道,嗬嗬一笑,“和大人好像有些太過謹慎了?”

和珅心中一歎,“哈大人是老前輩了,定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我且問你,緬甸軍出兵暹羅,由誰帶隊?”

哈國興茫然的搖了搖頭,一來確實不清楚,二來也想不出跟如今的出兵有和關係。

眾人也自疑惑,福康安忍不住說道:“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麼趕緊說!”

“和琳傳回消息,緬甸軍兩路出擊,進攻暹羅,南路軍由緬甸名將摩可那羅多帶隊,北路軍的領則是莽紀覺同父異母的弟弟莽駁(後來的辛膘信王,據傳此人頗有才幹,莽紀覺自幼體弱多病,近年來又忙於應付國內叛亂,穩固政權,出兵暹羅,身體已經累垮,早就立下了遺囑,若其不幸早亡,其位由其子額籍屯繼承……額籍屯一個六七歲的毛孩子,真要抓住莽紀覺,你們猜莽駁會怎麼做?”

聖祖晚年,九龍奪嫡,眾人就算沒有親眼所見,也知之甚詳。當今聖上又是踩著兄弟的鮮血登上的皇位,現在聽和珅這麼一說,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福康安恍然大悟:“你的意思,莽駁巴不得咱們替他宰了莽紀覺,最好連額籍屯也宰了才好對?”

“咱們出境至此,起碼也有千裏,一路上皆是原始密林,可謂寸步難行,若是再陷入阿瓦,那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算不殺莽紀覺,莽駁回援,又怎肯善罷甘休,到那個時候,咱們可真就左右兩難,兩頭都不是人了。”

明瑞封公爵,腦子一熱,急於建功,如今聽和珅如此一說,本來火熱的心已經漸漸冷卻下來,吃力的跨前一步,凝視著和珅的俊臉,臉上紅一塊白一塊兒,囁喏了半晌,終於問道:“本帥確實急切了些,依著你,又當如何?”說著一揖,“還望教我!”

“大帥這是想折煞末將麼?”和珅雖與明瑞相熟,卻也不敢受他如此大禮,連忙還禮,說道:“末將淺見,也未必就好,大帥如此,愧煞我了……大家都是打老了仗的,我就是有些小見識,怕大帥也不見得采納。”

明瑞擺手製止和珅,說道:“咱們兄弟用不著謙虛,兵凶戰危,即使白起重生,孫臏在世,也未必敢保必勝,又哪裏有真正的萬全之策?誰的計策好,本帥就用誰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