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秋風送爽,氣氛十分融洽,臣子與君主之間,難得有如此和諧的氣氛,和珅趁機起身,走到乾隆的後邊,一邊輕柔的幫他揉捏肩膀,一邊說道:“主子寬宏,是做奴才的福分,奴才其實也沒什麼別的心思,就覺著人活一世,總要為後世留下些什麼……主子天縱英姿,開創千古未有之盛世,奴才才疏學淺,卻也想在這盛世上,添塊磚,加塊瓦,讓這盛世來的更璀璨些,更恢宏些……”
“你小子少拍馬屁,說重點,那宋三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件事一直縈繞在乾隆的心頭,也是最讓他猜忌和珅的事情,解不開這個疑惑,他很難再真正信任和珅。
這一點和珅心裏也很清楚,早就想好了措辭,聞言耐心解釋道:“主子,是這麼回事,方才奴才說有些事信不及主子,指的就是這事兒了……主子禁海,乃是國策,奴才年少無知,不敢質椽,實則不瞞主子,奴才這心裏邊有些不敢苟同的,聖人雲‘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一味的封閉,未必能真正解決問題,主子也常說‘民心如草’,百姓麼,奴才說句大逆不道的,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說誰好,比如那白蓮教,天圓教,為什麼能夠蠱惑那麼多的民眾?還是不是底下官員搜刮太重,搞的民不聊生,給了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可趁之機麼?朝廷禁海,原是為了防止沿海民眾與外邦勾結,可是如果百姓人人安居樂業,世道太平,就有那麼個把人居心叵測,怕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乾隆蹙眉凝思,和珅也豁出去了,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那宋三原是沿海安分漁民,頗有俠義之氣,若非當地官員逼死他的妻子,求告無門,也不會做出據島為匪,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旗號……奴才說這些毫無指責主子的意思,主子愛民如子,古今少有,壞事都壞在底下那幫齷齪官員身上……扯遠了,還說宋三,奴才之所以當初央求瑤林將其放了,後來甚至還屢次資助於他,幫他重整旗鼓,非是因為可憐他,更不是奴才有不臣之心,實在是奴才愛其才能,希望通過他,創建出一支隸屬於我大清的強大海軍……主子或者還不太清楚,遠隔重洋萬裏之外的大不列顛法蘭西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的海軍已經強大到了一個十分的高度,咱們大清的近鄰,那個出產汗血寶馬的王朝,現在已經全部淪為了這些國家的殖民地,就連暹羅緬甸呂宋等地,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奴才真怕有朝一日,他們開著他們的鐵船戰艦,打到咱們大清的門口……”
“鐵船戰艦?也頂多是在海裏吧,上了岸,咱們還有強大的八旗鐵騎呢,不過是幫子不通禮教的番邦異族而已,善寶你有點杞人憂天了……”
聽了乾隆如此自負的話,和珅不禁苦笑,心說緬甸軍不過是買了些英國的燧發槍,就將堂堂大清部隊打的丟盔棄甲,若非老子幫著你組建了熱氣球部隊,明瑞傅恒都得折在那裏。隻是這樣的話自然是無法對乾隆說出口的,正在琢磨著措辭,便聽乾隆又道:
“再說了,咱們不是還有飛軍麼?”
通過幾次實戰,飛軍的作用不可忽視,乾隆對此確實十分滿意,說這話的時候,本來板著的臉都不由自主放鬆下來,“這可都是你的功勞,怎麼,對自己沒信心?”
乾隆似笑非笑的表情實在可惡。和珅索性直接說道:“不是奴才沒信心,實在是飛軍太受天氣影響,有其局限性,再有一支強大的海上部隊,這樣海陸空三軍互相配合,咱們大清才會立於不敗之地。軍事強大了,脊梁骨就硬,再想辦法發展經濟,手裏有了銀子,不但再有個天災人禍的不至於捉襟見肘,有了多餘的銀子,還可以幫助百姓發展民生,日後要軍事有強大的海陸空部隊,要銀子有堆積如山的銀子,百姓不必定擔心因為戰禍流離失所,安居樂業,誰還會造反?”
和珅通篇白話,不用典不拽文,乾隆要是再聽不明白可就妄稱聖主明君了。想象著和珅描繪出的這副盛景,饒是他一代令主,久經世事,磨練出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淡定,仍舊忍不住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既然說到這裏,海軍的事朕不駁你,既然你那麼信任那個宋三,朕就賞他個二品頂戴,讓他做個海軍提督,全權負責組建大清海軍的事宜,不過,”乾隆話鋒一轉,“這事兒你背著朕在先,不能不有所懲罰,這樣吧,你不是一等定南侯麼,降兩級,俸祿麼,罰五年。至於以前的職務……”
乾隆停頓下來,沉吟著,和珅雖然已經看淡了名利,仍舊被他搞的提起了心。
“……這一回暹羅事宜,你處理還算得當,功勞不小,過失也不小,功過相抵吧,先前的撤銷的差事,盡皆恢複,再領一個戶部侍郎的差事……你不說要讓大清國庫堆滿成山的銀子麼?朕等著你兌現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