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帝就是如此,想把自己的心公平的分給每一個人,想做到不虧待每一個兒子,卻又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就想著彌補吧!
蕭墨的親事,就是文景帝的補償心理作祟。
文景帝也曾做過大事的人,他也曾勵精圖治,就是越老疑心就越重了。
為大晉出生入死的大將沈立他會猜疑,為皇室保駕護航的雲暉他也會逼得辭官。
曾經大晉江山在他的治理下,也是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後來文景帝變了,不再勤於國事,每日沉迷於後宮。
三年的選秀他改成了一年一次。
文景帝膨脹了,認為普天之下的女人都是他的,還有別國的女人也是他的,以至於要侵奪別的國家來擴充後宮。
這些都是後話。
不過文景帝沒多長日子好活了,被女人掏空了的身子,他已經傷了根本,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撐不住。
等他死了,賢妃就不用與他虛以為蛇。
為了墨兒,和他演幾場戲又如何。
賢妃趕緊跟著文景帝來到慈安宮。
生怕晚了文景帝反悔。
***
皇帝和賢妃一起踏入慈安宮並沒有引起太後的驚訝。
太後篤定皇帝會同意寧王和沈小姐的親事。
四皇子在靖安發現的金礦,被皇帝隨手就給了六皇子。
皇帝心中愧疚,必然會想對蕭墨做出補償。
賢妃再適當的表現出對蕭墨的不在意,激起文景帝對蕭墨的保護欲。
這件事就成了。
太後看穿了賢妃的心思,皇帝不知不覺掉入了賢妃設下的圈套。
皇帝終歸不是太後親生的。
皇帝把皇位傳給他的哪個兒子都與太後沒有多大影響。
太後隻要每日誦誦經養養花,在皇宮中頤養天年。
將軍府和寧王府聯姻,也翻不出什麼浪花。
因為四皇子誌不在皇位,沈立也無法。
文景帝:“母後以為,四皇子娶沈立的女兒如何?”
趙太後樂得做個順水人情,況且前幾日她懟葉貴妃的樣子還曆曆在目:“那孩子聰慧著,做寧王妃夠格。”
文景帝:“聽太後如此說,朕還迫不及待想見見沈小姐呢?”
太後:“你早點讓他們成親不就見著了。”
文景帝覺得有道理。
既然都說好,就依了他吧!
隻是墨兒都不敢提賜婚的事,文景帝又暗暗想著以後要對蕭墨好一點。
隻要不是皇位,什麼都可以給他。
皇帝這樣想。
賢妃出了慈安宮一直都是嘴角上揚,沒想到讓皇上賜婚這麼容易。
文景帝很快就去了禦書房擬旨。
***
當宣旨公公來到沈府的時候,沈立和沈卿雲都很意外。
沈卿雲:皇帝這麼容易忽悠?
沈卿雲和賢妃相處了兩日,知道賢妃不是像表麵那樣看起來佛係。
賢妃要算計別人也是分分鍾的事情。
賜婚聖旨這麼快下來,賢妃娘娘一定功不可沒。
沈府的大廳又跪了一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