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世家像沈卿雲想的那樣,都來日月糧鋪買糧了。
這一次沒有限量,世家願意買多少就賣多少。
寧王下的指令,世家很樂意捧場。畢竟現在最有希望當皇帝就是寧王了。
各個世家攢足了勁要撈個好名聲。
寧王放出話來,每個世家管大概多少災民,多少人就配多少米,不要浪費,時間線要拉長,至少要施粥一個月。
一個月後,外地的糧食也會進京都了,災民隻要不好吃懶做,災後重建用得上他們,每日的工錢養活一家人應該沒有問題。
壯年男子多的家庭,很快就能積攢一筆錢,蓋房子或者做點買賣都可以。
官府也在幫助災民,該修繕房屋的修繕,該最重新蓋的就重新蓋。
第二日,人們奔走相告,到處都有粥鋪了。
百姓感恩戴德,這些都是寧王妃的功勞,她說話算話,讓百姓們有飯吃。
還有京都到處在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讓他們參與災後重建。
房子修好了,大家才不會無家可歸。
沈立的京機營士兵都調來蓋房子了。
京都又恢複了一派熱火朝天的模樣。
蕭墨幾日沒有回家,一頭撲進了災後重建中。
沈卿雲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吃了睡睡了吃的養豬生活。
這是她災後過得最愜意的幾日。
聽聞寧王賑災,沈家的人更是全力支持。
沈家開了兩個粥鋪,雖然家裏也有這麼多人要吃飯,可是沈府比別家的日子可好過多了,這還是要感謝卿兒,早早準備了糧食和棉衣在庫房。
大伯母在壽安堂和祖母說起沈卿雲:“這卿兒簡直是家裏的福星,不隻是糧食存夠了,還有連下人的棉襖都準備了。”
祖母也笑:“我們那時還覺得她太杞人憂天,沒想到是我們短視,如今還真都派上大用場。”
沈卿剛到壽安堂的時候,就聽到祖母和大伯母的讚美聲。
大伯母趕緊行禮:“見過王妃!”
沈卿雲連忙避過:“伯母,都是自己家裏人,就不要這樣多禮,像原來那樣就好。”
她來的時候招呼都沒打,直接進了壽安堂。
這裏,永遠是她的家。
大伯母笑說:“禮數是不能少,王妃如今倒越發好看了。”
“伯母你又笑話卿兒。”
大伯母:“不過你今日來為何隻有隻一個人來,說起來你和王爺還沒有回門呢?”
“他太忙了,從平叛回來,還沒在家住過一晚上呢?”
大伯母低下聲音:“那你們圓房沒有啊?”
沈卿雲一個現代人,也被大伯母說的麵紅耳赤。
大伯母:“你別不好意思,你們成親那天剛好地震,後來你一直在救人,寧王在平叛,你們哪有時間圓房。”
大伯母說這個一點都不尷尬,可把沈卿雲尷尬死了。
祖母:“那就要抓緊了,我還等著抱重孫子呢!”
沈卿雲鬧了一個大紅臉。
這時傳來沈琪雲歡快的聲音:“姐姐回來了,可想死妹妹了。”
沈卿雲揉了一下她的頭發:“琪兒又長高了。”
沈琪雲:“就是煩死了,剛能穿的衣服都短了。”
沈琪雲雖是抱怨的語氣,臉上卻也是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