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戰定乾坤(1 / 1)

一個時辰後,盟軍盟主袁深及四盟友見戰事焦灼,而且己方銳氣受挫,有敗北可能,雙方兵將又攪合在一起,沒法收兵,隻能孤注一擲,把二隊的約二萬五千士卒派了上去,隻留了一萬士卒拱衛主帥,作為預備。

諸葛亮有見於此,開始居中調度,掌控全局,指揮陣列變化。中軍主陣分為十六個小陣,隨時根據不同方位的戰局,讓陣中的兵力去支援周圍的八個中陣。

整個八陣圖就像一條章魚,中間一個大腦掌控全局,周圍八個腕足互相配合,防禦非常嚴密。

而在八陣圖的後麵,還有機動力最強的騎兵構成的二十四個小陣,作為機動支援力量,他們時刻準備根據諸葛亮的號令,衝到八陣圖的各個位置去協助對敵作戰。但諸葛亮並未急於投入這股力量,因為盟軍對大陣的壓迫根本不夠,這次實戰能很好的檢驗、優化大陣運轉,讓將領和士兵更好的撐握陣法,積累更多經驗。

轉眼間又一個時辰過去,諸葛亮揮動令旗,趙雲明白該自己上場,立刻率1500名自己訓練出的白馬義從,脫離後陣繞開戰場,喊著“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向盟軍中軍帥台衝去。

盟軍帥台上眾人正為前方戰事焦急、擔憂,已經鏖戰二個時辰了,六萬大軍卻連外圍軍陣也沒突破,都在想是不是先撤退,整頓軍隊,想好怎麼破陣後再戰。忽然發現一支騎軍閃電般衝了過來。

當先一員將領銀甲白馬,在盟軍預備隊前百步之外張弓引箭,兩道濃眉微微揚起,冷俊如玉的側臉英風乍現。眨眼之間,弓上那一抹星芒如電,挾著烈烈勁風,離弦而去。從盟軍預備隊最前方,盾牌縫隙穿過,使後方的持戈士兵被一箭穿過, 當場斃命,而其帶領的士卒則全拿起馬上的標槍,五十步時人借馬力投向了盟軍前排,一時間盾毀人亡,前軍一陣混亂,義從順勢衝了進去一頓砍殺。

趙雲早把弓箭換成銀槍,縱馬馳於萬人之中,馬前無一合之將,槍芒仿若一道銀色的閃電。橫掃間,持刀迎上的十多人鋼刀生生折斷斷刃飛出,虎口震裂,槍上餘力未盡,又重重擊在他們腰間胸前,帶倒一片;飛舞間,一道銀色蛟龍盤繞周身,揮灑縱橫,圍過來的一群士卒碰著就倒,擦著就傷。

趙雲帶著義從一時三刻就殺到離帥台五十米的地方,盟軍盟主和盟友眼見戰事失控,前線大軍深陷陣中,中軍也快被人衝破,趕緊鳴金收兵,隻能寄望能走脫多少算多少,隻要帶殘兵回城堅守,就還有勝利的希望。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八陣圖可不僅僅隻能防守,它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因此其中的任何一個中陣,都可以隊列的最前方往前追擊。其他中陣隻需保持好隊列,一起跟著往前追擊即可。要是己方作戰不利需要撤退時,還可以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調轉馬頭即可逃跑。所以此陣可防、可攻、可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步兵居多,速度不足,在地球時諸葛亮都忍不住得意地說過:“八陣圖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

盟軍前軍急於逃跑,擁擠踩踏而死的不計其數,經過一個時辰追擊,盟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最後也沒幾個逃走的。而中軍在趙雲所率白馬義從強大騎射能力、機動力追擊下,更是一人也未能逃脫。

天地間,血戰之後,伏屍處處,濃烈的血腥氣,掩得日月失色,說不出的陰森蒼涼,讓人仿佛來到了九幽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