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名字是怎樣煉成的(1 / 2)

我已經在這個所謂的孤兒院,實際上卻像是集中營的地方呆了一個月了。(作者畫外音:這個,你知道什麼叫集中營嗎?)嘿嘿,像我這麼聰明的孩子能不知道集中營是什麼嗎,切。咳咳,你聽好了。

集中營,就是:集體集中住在像軍營一樣的地方,簡稱,集中營。

哈~哈哈哈哈,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我還聰明的人了,哈~哈哈哈哈。(作者無語中……)

………………………………………………………………………………………………………

這些孩子經過一係列的秘密觀察和試探後(至於嗎,都是不到4歲的孩子)。當然了,三歲看老啊,有的時候一些特性在小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總之最後留下了其中的8個以4個人一個宿舍分配到2個不同的宿舍也就是2個不同的家庭裏。可是他們都還小,所以大院裏的叔叔阿姨們誰有空誰就來幫忙照顧這些孩子。

但是這裏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名字,叫起來都不方便,每個來幫忙的人都隻叫自己給孩子們起的小名和外號也不利於集中管理。所以所有人一致決定,給他們起名字。

做過父母、寫過小說或玩過很多網路遊戲的人都知道,起一個名字難,起一個好名字更難,而一下子給8個人都起出好名字就難上加難。

起名字的那天,天空萬裏無雲,陽光普照大地。所有的人又再次齊聚在大院最深處的那個二層小樓前麵的花園裏。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後,由老李同誌宣讀討論決定如下:

1.如果有原來名字的,保持原來名字不變。

2.如果原來沒有名字的,但有姓氏,在保留原有姓氏不變的情況下,給予他們與姓氏匹配的名。

3.如果既沒有姓也沒有名的,將統計所有孩子中姓氏出現頻率最高的作為集體姓氏,取名方法按照第二條的後半部分執行。

4.以上三條要在不反動、不*、不*的前提條件下執行,按照便於集中管理的效果去思考,如有異議,另行通知。

於是在《起名守則》的四條方針政策下,起名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經統計:符合《起名守則》第一條的有4人;符合《起名守則》第二條的有1人;符合《起名守則》第三條的有3人。第三條的六人按照守則規定統一姓氏,姓氏為:趙,所有項目均符合《起名守則》四條規定。

“我說老李同誌!你怎麼弄得這麼形式主義啊?一會兒還打算給我們作報告嗎?”

“就是,就是,我們都等不及了,快開始吧。”

“怎麼,退下來了以後沒有用得著政委才能的地方了,今天全用上了啊。”

“一共就給4個孩子起個名字還弄個守則,至於嗎?”

哈哈哈,在周圍一片笑聲中,老李同誌停止了那書麵文章的寫作熱情,投入到下麵的起名活動中了。

“既然姓氏都有了,起名怎麼個起法啊?”

“還是讓他們自己選吧,年紀小不會說話的,就把我孫子上小學的拚音識字卡片放在桌子上和上次寶寶抓周一樣,讓他們抓,抓著什麼是什麼;年紀稍大點會說話的,就讓他們老實的坐著,說的第一個字或詞就是名不就得了。”

“哎,不錯是不錯,可是要是他們不抓不說,或是抓了好多說了半天怎麼辦啊?”

“不要緊嗎,我們幫他選一個最適合的不就行了,來來來,說幹就幹,一點都不麻利,真是的。”

他們先把3個符合規定已經確定姓氏為趙的孩子帶來,然後一個一個的帶到前麵的凳子上,讓他們坐好。

第一個是個2歲大的孩子,他坐在上麵,雖然已經開始接受一些教育,並開始學會安靜,但是畢竟是孩子,而且正是對新事物好奇的時候,現在又餓,所以在左顧右盼的時候看見了自己十分喜歡的東西——蘋果。

他看沒有人吃,就從凳子上下來,向蘋果走去,他剛打算拿來吃,可是快要拿的時候被老李給按住了蘋果,隻見老李焦急的想誘使這孩子說話,就忍不住說:“乖,說句話我就給你吃,”

這2歲的孩子,就算是會說話,也說的字不多,還不連續。

這孩子傻笑著說:“蘋…蘋果。”

……!趙蘋果?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有的人都實是忍不住了,放聲大笑起來,老李聽了以後,失望的放開了按住蘋果的手,而那個孩子也如願的吃到了,想要吃的蘋果。

果然蘋果是萬惡的,他使亞當和夏娃被上帝拋棄,也使一個原來好好的孩子有了一個很不好的名字。

“趙蘋果實在是……,蘋果,蘋果,要不把蘋果顛倒過來叫國平,就叫趙國平吧。”實在看不下去的王老爺子終於想到了個兩全其美的名字。

“快把桌子上的吃的都收拾起來啊。”老李十分不愉快的吩咐著自己的警衛員,“你說這叫什麼事啊,要是一個個,看著食物都叫什麼蘋果、梨、葡萄的,你說我們起這個名字不都是笑話嗎,人家還以為我們是搞水果批發的而不是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