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一行人終於回到了豐樂縣。

許是逃荒路上一路行來的不易,老天爺垂憐他們,潑天豪雪竟然說停就停了。

過了幾座拱橋,幾條巷弄,幾條田埂,他們來到江畔村,遠遠望去,幾棵年歲頗長的銀杏樹下,江宅老宅在此間村舍格外耀目。

房前屋後,攏共幾十間屋舍,竹籬茅舍,狸奴炊煙,稚童嬉樂,別有一番鄉間人家樂趣。

江衡和江瑜,兩位江宅哥兒見遠遠地來了一輛馬車,好奇地跟過去看。

江瑜年歲大點,見是江棗和秋娘,拔腿就去喊人。過了片刻,鳳金枝帶著老太太,還有宅子裏的仆人,烏泱泱一大群趕過來迎接江棗她們。

秦老太太激動又心疼,握著江棗手,千言萬語隻彙成一句話,要江棗她們安心住下,以後再苦再難也是江家人。

江棗都行,問秋娘的意思,秋娘想了一路,十幾年過來,這會兒也釋然了,災荒年,眾人拾柴火焰高,現成的住所,先安頓下來再說。

過了磨合期,這場雪災也徹底消停下來。除夕夜,京城傳來消息,建陽王進京勤王,和鳳玢烈一起圍剿了叛軍最後勢力。

禁軍統領謝淼認罪伏誅,太後一黨徹底覆滅,宰相裴明軒當夜便被皇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斬首,內相死在刑部大牢,皇帝為了保全太後顏麵,賜了鴆酒。

大年初一,皇帝昭告天下,稱太後因裴相,內廷大太監,以及謝淼等人的攛掇,意圖謀反,自知罪孽深重,自殺謝罪。

自此,禍亂數月的宮廷政變被徹底肅清。

蒼天有德,到了正月十五,一連七日,陽光普照,宛若暮春。

這些日子,江棗待在房間,謀劃她的致富道路。

事以密成,過完整個正月,到了三月份,冰雪徹底消融。江畔村四處生機勃勃,當地老鄉們也宛若獲得了新生,家家戶戶在清明節這天,祭祀祖先,座座新墳老墳,黃裱紙和香燭不要命的灑。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老太太聽聞江棗要搞大事,從體己裏麵拿了好些銀錢出來,支持江棗振興家族產業。

鳳金枝也將她在鄉下老宅經營十幾年攢下的銀錢,劃撥了一部分出來,交給江棗。

辛十六和鶯兒也不甘落後,紛紛拿出銀錢,算是入股,支持江棗。

江棗當然是照單全收了,雪災過後,也有相當一部分村民,對日後的局勢不太樂觀,也對河畔村這塊地方不太看好,大概有一半的人戶,因為饑荒等等各種原因,離開了當地,加入逃荒大隊,流徙到別處。

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旱災蝗災水患地吼等等各種災荒年生存現實,江棗請來能工巧匠,加固了房舍,親自畫了圖紙,要求匠人們在指定工期內修造好護衛江宅的堡壘。

災荒年,土匪橫行,流民流竄各地,見了大戶豈能不眼饞,一座功能完備的家族堡壘,一定程度上可以抵禦外敵,護衛家族安全。

兩個月後,堡壘修建成功。闔家都特別滿意,在此期間,江棗也淺淺地發揮了一下農耕技能,她申請到花國最優質的土豆品種,大概百十來斤,趁著光熱條件良好的時候,播種下去。

當然,在此之前,她已經改良好了當地土壤,主要是江宅幾塊上好的旱地和水田。

作物生長,土壤是關鍵,她令江宅仆人們各種漚肥,親自到附近的山林,尋找那些林下腐殖質,取到空間以後,再搞到田間地頭,各種有機物質混合之後的土壤,肥力十足。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古代各種漚肥,效率太低,土豆播種下去,她也使用了一些現代農業科技,蓋上地膜,施肥灑農藥,農藥化肥屬於現代工業化後的結果,古代要想生產農藥化肥,堪比天方夜譚,除非整個大燁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從農耕文明徹底進步到現代文明,走工業化道路。

天生一張嘴,大家都要吃,如何增產增收,才是農業社會,穩定繁榮發展的關鍵。

光利用係統,從現代社會搞到各種物資,並沒有真正參與到身處時空的社會發展當中,有點虛浮於時代,沒有真正實現個人價值。

四月末,氣溫更高了些,江棗又申請下來雜交水稻種子,她是學農的,雜交水稻品種是一套繁育商品體係,拿到種子也隻能種一季,留種會出現性狀分離,想下一季再播種,根本不可能實現。